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2話「月島的成長」

[下町湯姆] 2012年7月23日08:30

〔月島〕當然是地名,也是捷運的車站名。作為現在的住所的〔月島〕,從〔初見橋〕到〔月島橋〕之間的區域以1~4丁目的劃分存在。house

S33月島地圖.jpg


在序章上也稍微提到了一下,原本的(月島)是指更廣闊的地區。1883年(明治16年)制定了計畫,開始填埋東京灣的時候,值得紀念的第一塊土地被命名為“月島第一號填埋地”。之後,填埋計畫正在進行中,〔月島2號地〕(現在的“勝時1~4丁目”)、〔新佃島〕(現在的“佃”的一部分)、〔月島3號地〕(現在的勝時5~6丁目)、〔月島4號地〕(現在的“晴海”),並且〔月島漁業基地〕(現在的“現在的“擴大了。(張貼的地圖是1958年(昭和33年)當時的)


也就是說,除了“佃”之外,這一帶全部都是“月島”。因此,為了區別這些地區,只能用“號數”來稱呼,所以學習稱為“2號地”或“4號地”。即使是現在,土地的舊人也會說〔2號地〕〔4號地〕。(“4號地”也就是1937年(昭和12年)命名為“晴海町”)yacht

月島第二國小.jpg

之後,1965年(昭和40年)住宅表示煥然一新,成為了現在的地名。〔月島〕的地名範圍稍微縮小了一些。


這個時候,被整理成了〔月島1~4丁目〕,在那之前,有〔月島通〕或者〔西仲通〕這樣的地名,大的道路兩側是同一個町內的區分。

以前在很多下町一般把街道兩側作為一個“町”來劃分。正如江戶時代的長屋所看到的那樣,一般認為夾著胡同“對面三家左右”。我覺得是符合實際生活感覺的。


月島運動場.jpg新的住所表示是按照歐美的“方塊”的想法來劃分城市的。因此,道路的對面變成了“其他地方的町內”,背靠背的房屋變成了“同一個町內”。據說重視郵政等的便利性,但是現在我覺得這樣就好了。think


但是,即使是現在,月島的町內會也很重視古老的交往,以接近以前的劃分的形式劃分城鎮,以〔月島○部〕(○是漢數字)的名稱形成了社區。


UFJ月島.jpg〔月島〕在公共設施的名稱中可以看到寬廣的痕跡。〔月島員警署〕在〔勝時6丁目〕,〔月島運動場〕在〔晴海〕。〔月島第二國小〕的所在地是〔勝時〕,〔月島第三國小〕是〔晴海〕。此外,在民間設施中,在序章上采到的照片中也有照片(三菱東京UFJ銀行月島分店)(原三和銀行)堂堂正正地建在勝時車站前。dollar


像這樣孕育歷史的〔月島〕的土地現在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舊房子漸漸消失,公寓變得林立起來了。儘管如此,我還是想珍惜這座城市的風情。


接下來,我將繼續向大家傳達〔月島〕的魅力,請多關照。lovely 

 

 

繼續閱覽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2話「月島的成長」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1話「西仲通和草市」

[下町湯姆] 2012年7月11日10:00

為了再次發現月島的魅力,我們將在系列中向大家介紹。

 

西仲通(1).JPG第一回是[西仲通]。名字顯示了貫穿月島西側中央的街道。當然也有[東仲通]。月島的特徵是夾在月島的主要道路〔清澄大道〕之間,將東和西分開。據說120年前這個地區建成的時候,作為新的近未來城市計畫的先驅被劃分了。

〔西仲通〕現在是“文字燒店”林立的熱鬧的名產街,原本是普通的商店街。戰後,當地的商店很快就團結起來形成了商店街,作為滋潤地區生活的區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西仲通派出所.JPG


現在已經成為了〔地域安全中心〕,到2007年為止現役派出所的建築物成為了這條街道的象徵性標誌,受到當地人的喜愛。


西仲通(2).JPG
〔西仲通〕掛上了用數字表示拱廊和積木的門簾等,成為了時尚的主題街。但是,抬頭一看商店的屋頂,到處都能看到刻有以前商號和生意圖案的樣子。我第一次住的20多年前,“文字燒專賣店”也只有數不勝數,這條路也有各種各樣的店鱗次櫛比。當時的樣子留在屋頂上呢。味增店、玩具店、西餐店......讓人懷念當時的樣子。


草市.jpg說到這條街的名產,就是每年7月中旬舉辦的“草市”。原本,在這個季節,賣盂蘭盆節道具(麻幹、席子、溝壑等)的店鋪擺放了小攤,這就是開始的。(照片是4年前的)

之後,像緣日一樣有很多小攤。問了當地的老人,以前不是〔西仲通〕,而是在直達的路上攤子裡擠滿了。

現在以商店街和町會的各位為中心,以社區主導的“手工製作的緣日”的感覺進行著。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暑假前的樂趣之一。今年將在7月14日(週六)、15日(週日)兩天內舉行。請一定要來看看。

 

我想進一步介紹一下保留著下町風情豐富味道的月島町。請繼續多多關照。pencil 

 

繼續閱覽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1話「西仲通和草市」

 

明正國小進入新時代

[下町湯姆] 2012年7月10日08:30

位於中央區新川的“明正國小”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原本,1876年(明治9年)創立的靈岸島尋常國小和1907年(明治42年)創立的越前堀尋常國小於1927年(昭和4年)作為“明正尋常國小”而成立,這是其根源。

201207明正國小.jpg“明正”這個名字並不是從地名開始的,而是像文字一樣,懷著“開朗正確”的希望而命名的。up 

 另外,令人留戀的校舍被稱為“復興國小”,是作為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央受災校舍的復興事業而建造的。

雖然是長期受歡迎的校舍,但是在“中央區基本計畫2008”中,作為區內3所學校改建計畫的一環,從今年夏天開始拆除和改建現在的校舍。這樣的搭配在各地進行,被稱為“小說”。

明正國小改建計畫

 

201207明正國小(1).jpg7日(星期六),和現在的校舍舉行了“告別會”,是一個咬緊和回憶深刻的校舍分離的日子。

這個校舍在中央區殘留的學校中,也留下了有味道的氛圍。特別是這一帶在古代被稱為“靈岸島”,正因為是一個充滿江戶氣息的城市,所以在保留著古老日本風情的街角上表現出了濃厚的存在感。rock 


明正國小在梅雨間隙帶著濕氣的空氣中度過了暫時告別的時間。校舍前設置的銅像是林武史作品的《共生》作品。據說是1996年制作的。守護著孩子們成長的這座雕像在這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201207明正國小(2).jpg校舍重生後,新的歡呼聲響徹校園是在2年後。從那裡又編織出了新的歷史吧。

作為地區珍寶的孩子們學習的場所的國小,期待著能成為更加充實的設施。scissors 


 

 

繼續閱覽 明正國小進入新時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