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銀座的“燕子”

[薩姆] 2014年5月27日14:00

      DSC00846LLS.JPG   DSC00844LLS.JPG

 

DSC00736 (2)G.JPG  5月23日,邀請了《銀座的燕子》作者都市鳥研究會幹事金子凱彥擔任講師,舉辦了自然情報廣巴丸之內鳴館主辦的現場活動“銀座的燕子觀察會”。

《銀座的燕子》是金子凱彥先生歷經30年對都市燕子可愛令人吃驚的生態進行了調查總結。

自古以來,燕子作為益鳥的象徵受到人們的喜愛。

每年一到春天,燕子就會從越冬地東南亞來到銀座。

旅行的距離數千公里。

但是近年來這個數量銳減。

30年前有9處銀座的營巢場所現在有松屋東館(銀座3)、東都計程車銀座營業所(銀座8)、武藏大廈(銀座8)3處。

其原因是

①外敵烏鴉增加了

②大樓的重建等可以營巢的地方減少了

 (粗糙的混凝土牆面、梁、螢光燈等腳手架、深屋檐、屋檐的喪失)

③由於禽流感等的影響,討厭糞便傷害的人蜂巢被掉落了

等等。

作為燕子特異的生態,

①只使用土和枯草的獨特巢穴

②被稱為“燕子還”,捕捉飛著的蟲子的捕食方法

 (順便說一下,市中心燕子的餌食是1羽螞蟻2蜜蜂......銀座蜜蜂專案的蜜蜂

 他們似乎也被編入了生態系統中)

  一邊在水面上飛行一邊喝水的場景

③特別致力於快速飛行,腳很短,不適合步行,除尋找巢材泥時以外

  很少有人在地面上下車

再加上,不管怎麼說,利用4人的存在的繁殖形態

可以舉出。

在銀座有燕子生存著的是

①作為蟲子供給源的街道樹很多,而且自然的寶庫“皇居”就在附近。

②可以說大部分都被填埋了,還有(喝水的時候,水面滑翔)的水邊就在附近

同時,反映了人心的側面3(在更換牆壁的時候,注意不要掉巢,更換天花板的時候,不扔掉舊巢,放在新築的巢台上等)接受燕子,溫暖地守護巢的街道的溫柔

被認為是很大的貢獻。

再次認識到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共鳴性。

順便說一下,燕子全長17cm,翼開長32cm。

喉嚨和額頭是紅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胸是黑色的橫帶,細長尖的翅膀,尾羽是深深切入的兩股形。

雌性的尾羽比雄性短。

據說尾羽有在飛行中轉換方向和剎車的作用。

抱卵後2周孵化,再過3周,父母燕子拼命地送來食物後迎接離巢。

希望明年春天也一定再來這條街。

並且,希望能再讓我看到那個聰明敏捷的飛翔的雄姿。

 

 

 

 

 

 

乘坐巴士遊覽!東京港景點之旅

[薩姆] 2014年5月27日09:00

   R0028940RLS.JPG   R0028963ELSR.JPG

        運行路線             從芝浦南碼頭公園遠望晴海地區 

 

 東京港作為國際貿易港開港是在1941年5月20日。

“東京港口節”為慶祝這個開港紀念日,每年5月20日前後的週末都會以晴海客船終點站為主要會場,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今年迎來了第66屆,5月24、25日兩天舉辦了。

會場上

①“看!接觸!以東京港為主題的與東京港相關團體的宣傳角

②東京消防廳發布的“水之消防頁”

③珍貴船只“明洋”、“海龍”、“海鷹丸”對外開放

④消防艇“小綠”向公眾開放

⑤端口舞台遊樂設施

等等,活動非常多。

東京港一方面整備了支撐首都圈4000萬人生活和產業的港灣設施,另一方面,臨海部的水邊街道的美妙景觀也在擴大。

乘坐在東京港開通的所謂“餐廳船”,以及圍繞東京港景觀點的巴士,從海、陸雙方享受東京港的迷你旅行也被組織起來,這次介紹的是“陸”篇。

路線是晴海會場~東京門橋(車窗)~青海南碼頭公園(下車:約20分鐘)~彩虹橋(車窗)~芝浦南碼頭公園(下車:約15分鐘)~晴海會場。

所需時間約2小時。

聽說兩日上午下午共運行了4次,大約有4倍的應募。

雖然第一天是好天氣,但是天空微微朦朧,雖然視野有點難,但是在欣賞景觀的同時,也能窺見現代港口作為具備各種功能的系統而建造的側面。

這天“水之消防頁”也在巡演中,從對岸遠望。

 

    R0028944RS.JPG   R0028948RS.JPG   R0028952RS.JPG

     東京門橋       青海集裝箱碼頭        青海南碼頭公園 

    R0028956RS.JPG   R0028958CRS.JPG   DSC00874RS.JPG   

    台場公園(第三台場)      彩虹橋      水的消防頁面 

 

 

 

ROSE GARDEN 2014

[薩姆] 2014年5月26日09:00

R0028923LS.JPGR0028930RSG.JPG 芳珂銀座廣場(銀座5)10F帶露台的沙龍空間“皇家房間”按照慣例舉辦了“玫瑰花園”,會場上擠滿了五顏六色的玫瑰花。

會期:5月23日~30日(11:30~18:30)

今年的主題是“用香薔薇來招待客人”

期間,武藏野薔薇會會員還設置了“玫瑰諮詢會”和“胸花的迷你課程”等,據說週末還可以享受現場演奏。

玫瑰和菊花、康乃馨齊名,是三大花卉,自古以來就受到世界喜愛的花。

現在溫室栽培每年都在市場上供應。

根據樹形,布什(木立性)、施拉布(半鶴性)、攀岩(鶴性);

根據花瓣的數量,一重開、半重瓣、重瓣;

根據花型的不同,劍閥、半劍閥、丸閥、平開、高芯開、杯(杯狀)開、玫瑰花、四分之一開、波恩開;

等分類,

花色也有紅、粉、橙色、黃、白、藍、黑等豐富多彩。

聽說近年來迷你玫瑰因為其緊湊而人氣很高。

在漂浮著地上40米玫瑰甘甜香味的小庭園裡,在春天淡淡的陽光下,享受一下稍微優雅的時光怎麼樣。

另外,預定6月12日~18日舉辦“紫陽花花園”。

 

R0028931RS4.JPG R0028933RS4.JPG R0028904RS4.JPG R0028898RS4.JPG R0028932RS4.JPG

R0028896RS4.JPG R0028894RS4.JPG R0028912RS4.JPG R0028936RS4.JPG R0028893RS4.JPG

 

 

 

 

 

石川島公園的“翻石鷸(翻石鷸)”

[薩姆] 2014年5月21日09:00

      DSC00765LLS.JPG   DSC00761LLS.JPG

            <♂夏羽>                     <♀夏羽>

 

k-4RSG.jpg 石川島公園下層的親水陽臺因慢跑、散步、遛狗而熱鬧非凡。

這個季節,退潮的時候,凝視在水邊的岩石上,就能遇到翻石鷸(翻石鷸)在悠閒地活動捕食。

和名的由來是將背和翅膀上面紅褐色和黑色的華麗(像三毛貓一樣)斑紋的夏羽比作京女的和服。

♂的夏羽,頭上部的白色和黑色的縱斑鮮明,身體上面的紅褐色部鮮豔,紅色很強。

♀的夏羽,頭上部夾雜著灰褐色的味道,身體上面的紅褐色部♂比小紅味弱。

(順便說一下,冬羽的頭和身體上面都是黑褐色的,有紅色的,樸素的顏色)

夏季,在歐亞北部、北美洲北部的圖德拉地帶繁殖,冬季遠渡南亞、非洲、中南美、大洋洲的海岸越冬。在日本,作為旅鳥,主要在以5月為中心的春天、9月為中心的秋天作為轉播地飛來,在泥灘、海岸、水田等地進行觀察。

全長約22釐米。

胖墩墩墩的體型。

黑色又短的嘴。

橙色的腿。

叫聲是“咯咯咯咯噔”。

飛翔時翅膀、腰、尾部的白色部分很顯眼。

除了地表捕食之外,還可以用嘴把小石子、土塊、貝片、海藻塊翻過來,錯開,捕捉潛伏在下面的小動物。

英名(Ruddy)Turnstone因采食習性而得名。

這個季節,如果有機會去海灘、岩礁的水邊的話,請閉上眼睛好好找找看。

也許能遇到別具一格的、小小的“京女”。

 

 

 

 

 

佃公園的“オナガ”

[薩姆] 2014年5月16日09:00

      DSC00741LLS.JPG   DSC00742LLS.JPG

 

 這個時期,每次穿過佃公園的時候,都能看到幾只奧娜加群,“哇”“哇”“哇”“哇”地用略微的聲音互相鳴叫,飛來飛去的樣子。

(據說在春天也能觀察到用可愛的聲音互相鳴叫“咔嚓......”的樣子)

這次發現了♂♀。

看來5-7月好像是繁殖期。

正如名字的由來一樣,尾羽很長,體型很聰明,羽色很清秀,但意外的是屬於烏鴉科的留鳥。

奧納加的分布區域被認為是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遠處兩個地區(飛地分布),這一點也很有意思。

在日本國內,現在局部地區生活在本州中部以北,在關東地區幾乎可以看到,但是據說附近地區也有很多這種物種沒有分布的地方。

棲息在山地、村落、綠地多的市區、公園等地,成群結隊地行動,食餌被認為是雜食性。

體長34~39cm,尾羽20~30cm,頭和身體的大小是木耳大。

黑色的頭巾從眼睛到後腦勺下面完全被戴著。

脖子,從喉嚨到胸的灰白色。

翅膀和尾羽是青灰色,背是淡灰褐色,雌雄同色。

飛翔的時候長尾很顯眼,與其說是飛,不如說是滑翔。

另外,和烏鴉科的其他鳥一樣,學習能力很高,警戒心也很強。

此外,還報告了經常被括號托卵的事例。

 

 

“和食一起在茶杯喝的一升瓶葡萄酒”<甲州葡萄酒風格>

[薩姆] 2014年5月13日09:00

      R0028853LLS.JPG   R0028809LLS.JPG

 

R0028852RRS.JPG 5月10、11日,在月島第二兒童公園舉辦了“太陽的Marche”。

在2013年9月開始的青空市場上,以配合日本各地的當地蔬菜和季節的時令食材為主題,從全國各地每次都有約100家店開店,約有2萬人來場,非常熱鬧,作為“都市型Marche”是全國屈指可數的規模。

這次的主題是“甲州葡萄酒和日式料理”。

2010年,“甲州”作為葡萄酒國際審查機構OIV註冊了葡萄品種,在國際葡萄酒比賽中獲得了多個獎項,開始向歐洲出口等,在世界範圍內評價很高的“甲州葡萄酒”。

另一方面,去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註冊的“和食”。

“甲州葡萄酒”和“和食”的Mariage,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享受方法。

這次參加的釀酒廠有山梨縣內的1沙多亞2山梨良品3東晨洋酒4中央葡萄酒5(被認為是現存的日本最古老的釀酒廠)圓葡萄酒6勝沼印第斯葡萄酒7葡萄屋kofu 8鶴屋釀造9三養釀造10山梨發酵的10家。

作為山梨縣的葡萄酒文化,介紹了“一升瓶葡萄酒”、“在茶杯喝的葡萄酒”、“和食一起喝的葡萄酒”。

翻開歷史,在山梨,葡萄酒作為殖產興業政策的一環被獎勵,開始建造是在明治初期。山梨的葡萄酒文化從一升瓶開始,從冠婚葬祭到每天的晚酌都漸漸滲透進去。雖然一度也發貨到了縣外,但是720/750ml是主流,現在大部分都是面向當地的。

另外,說到葡萄酒,一般用玻璃杯喝,但是受日本酒的影響,現在在身邊的“茶杯”喝的人很多。

(展臺內的一升瓶顯示器旁邊也配有茶碗)

當地的“下酒菜”的起源被稱為“煮菜”、“咸菜”,“甲州葡萄酒”的味道特徵是“纖細”、“控制”、“協調性”,換言之,無論什麼料理都很容易搭配。

“和和食一起在茶杯喝的一升瓶葡萄酒”“甲州葡萄酒風格”,和不同文化的接觸也很開心。 

 

           ①                ②                 ③

    R0028828RS.JPG   R0028846RS.JPG   R0028835RS.JPG

           ④                ⑤                ⑥ 

    R0028817RS.JPG   R0028818RS.JPG   R0028819R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