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佐平次]
2015年1月31日09:00
以前,日本橋人形町三丁目從江戶末期到昭和時代有一個叫做“人形町末廣(廣)”的曲藝場。 觀眾席全部都是鋪著榻榻米的落語定席,很受歡迎。 觀眾把鞋子寄存在入口入場坐在坐墊上,但是傍晚前座的時候入場的人很少,還記得有一邊枕著坐墊一邊躺著一邊看高座的觀眾,也有一邊吃著外賣的壽司一邊聽落語的觀眾。 但是,到了志生、木偶淨琉璃戲、圓生等真打登場的時間,場內就滿座了,電視攝影機也進入了,熱情洋溢。 但是由於土地價格高漲、電視等娛樂的多樣化和居民減少等原因,1970年(1970年)1月關閉了。 之後,在中央區等地價高的地方經營寄席很困難,我想應該也不會有新的發展吧。1994年,“江戶日本橋亭”作為以演藝、日本傳統音樂等傳統藝能的公演、練習為主的第一個正式演藝場開業了。 經營是不動產租賃、仲介、管理等業務的永谷商事,作為日本傳統藝能的落語、講談、新內、義太夫等公演場所的演藝場所,經營著永谷大廳。
![江戶日本橋亭.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E3%81%8A%E6%B1%9F%E6%88%B8%E6%97%A5%E6%9C%AC%E6%A9%8B%E4%BA%AD.JPG)
![P127022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P1270221.JPG)
![落語豐富會.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E8%90%BD%E8%AA%9E%E3%81%9F%E3%81%A3%E3%81%B7%E3%82%8A%E4%BC%9A.JPG)
江戶日本橋亭距離東京捷運“三越前站”幾分鐘,從“日本橋站”也有6、7分鐘的便利場所。
以公益社團法人落語藝術協會的“定席”(每月21日~27日的工作日晚上舉辦)為首,可以體驗講談、浪曲、新內、小歌、長歌、義太夫等傳統藝能。
場內舞台前是鋪著榻榻米,後面是椅子席,滿座也只有100人左右的小小屋,但是年輕落語家的熱情表演讓我享受了久違的演唱會。
木戶錢根據公演的不同,大概2000日圓左右,但是如果支付年會費5000日圓成為“江戶演藝俱樂部”的會員的話,除了“江戶日本橋亭”之外,在江戶上野廣小路亭、新宿永谷大廳、江戶兩國亭等地舉辦的演藝會公演的招待20次以上,其他公演的優惠也幾乎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除此之外,在講解師的帶領下,將街道漫步和曲藝鑒賞組合在一起的“和講解師一起走的歷史和文化的散步拉力賽”、落語、講談、浪曲、魔術到義太夫、端歌、座敷舞蹈等餘興表演的人到想以專業人士為目標正式學習的人的“江戶演藝邦樂學校”和為了大相撲愛好者的“江戶相撲”也有。
入會的申請在入口左手邊的永谷商事的辦公室受理。 入會後,可以立即使用權入場。
![永谷大廈.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E6%B0%B8%E8%B0%B7%E3%83%93%E3%83%AB.JPG)
江戶日本橋亭http://ntgp.co.jp/engei/nihonbasi/index.html
[卷渕彰/寫樂]
2015年1月27日14:00
在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企劃展“江戶,戲劇町發掘!~江戶歌舞伎與考古學~》從1月24日(週六)開始。中央區從江戶初期開始就設置了被稱為江戶四座(之後三座)的戲劇小屋。這次的展示從堺町·葺屋町(現在的日本橋人形町三丁目)的戲劇町遺跡的發掘出土資料中展示了有特徵的東西。會期到3月8日(星期日)為止,免費入場。鄉土天文館HP這裡>>
從江戶時期開始,堺町就有中村座、葺屋町有市村座兩座演出,有操縱座等木偶戲小屋,茶屋聚集在這裡的一帶形成了戲劇町。這個情景在《江戶名勝圖會》中有描寫。遺跡在其一角,是在市村座附近發掘的。
從出土資料中作為戲劇相關的遺物,有木製品上印有墨書、燒印的東西和寫有“市村”的板材。還展示了用於戲劇小道具的幾件仿造刀。吊人偶的頭部和腳腕等木偶戲的道具好像是操縱座的痕跡。
從被認為是茶屋遺址的地方出土了寫著“茶店”的曲物容器的底板,還展示了寫有商號的陶器片。因為茶館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大量出土了鍋島燒和彩繪瓷器等高級品也是特別的。
還展示了化妝工具的鐵漿壞、紅豬口和骨頭上工藝品的簪子、櫛文。據說從遺跡中發現了石塊的下水道、下水木樋、可以說是地下倉庫的穴藏、演員的浴室遺址。@卷渕彰
[橘]
2015年1月21日09:00
作為去年9月在“祈禱幕落下時”的橋上行走的第一彈,我寫了小說中1月的日曆上記錄的“柳橋”附近,這次我想在日曆2月記下的“淺草橋”和3月的“左衛門橋”附近寫。
![asa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1/19/asa2.jpg)
與淺草橋接壤的中央區町現在的町名是“東日本橋2丁目”,但是在變更住所表示前是“日本橋兩國”。從JR.兩國站和兩國國技館的印象來看,兩國這個地名往往被認為是墨田區,但是本來的“兩國”這個地名在中央區。即使是現在,郵局的名字也作為“兩國郵局”保留著。順便說一下,墨田區一側是“東兩國”的地名。
另外,在淺草橋台東區一側的旁邊,建有“淺草見附跡”的碑。江戶時代為了取締前往淺草觀音和奧州的人們而設置了見附。
![asakusamituke.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1/19/asakusamituke.jpg)
在淺草見附附近,赤松清左衛門在江戶元祿時代研究太平記,成為江戶講釋的發祥地,為紀念這座碑是藥研挖的不動樣子建造的。
![koudann.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1/19/koudann.jpg)
另外,江戶時代淺草橋的中央區一側有郡代宅邸,派出所旁邊建有說明版,郡代宅邸的用地現在有日本橋女學館。雖然是女子初高中一體學校,但是2009年新校舍完工,從今年的入學考試變成了共學,校名也變更為“開智日本橋學園”。
![nitijo.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1/19/nitijo.jpg)
是左衛門橋。
淺草橋和左衛門橋之間也有船宿,屋形船被繫留著。 (從淺草橋看左衛門橋的地方。左邊的大樓是日本橋女學館)
左衛門橋北側是台東區,南側的東側是中央區馬喰町,西側是千代田區和3個區相接。
[之乎者也]
2015年1月20日12:00
星期六下午,我去了在日本橋室町舉辦的“維米爾光的王國展2015”。在這個展覽中,您可以欣賞到在日本也很受歡迎的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菲爾梅爾(J.Vermeer:1632-1675)的作品,以前去荷蘭旅行的時候,我想再仔細看看在馬利茨海斯博物館(丹·海牙)和阿姆斯特丹國家美術館看到的維米爾的作品,所以出去了。
【馬利茨海斯美術館】
該展覽會由青山學院大學教授(分子生物學)、親自觀看了全世界的菲爾梅爾原創作品的福岡伸一先生於2012年策劃,2012年1月~7月在銀座6丁目的“菲爾梅爾中心銀座”,之後在全國(名古屋、松山、廣島、長野等地)巡迴的展覽會時隔3年再次回到了中央區(html/post)
【繪畫藝術】
這個展覽會不是費爾梅爾的原創繪畫來日搬家展覽會,而是欣賞“利·創意作品”。根據展覽會的解說,“利創意”是將維米爾的故鄉荷蘭德爾夫特市提供的“維米爾中心”的原創圖像數據進行數字分析,使用數字印刷技術進行再生的。與照片上的複製不同,因為是在特殊的畫布上進行了最先進的數字印刷,所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比起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美術館的原創,更能忠實地再現當時菲爾梅爾畫的色彩和質感。在日本橋室町的展覽會上,菲爾梅爾的37部作品全部都可以一次看到。
【坐在瓦吉納爾前面的女人】
作為菲爾梅爾粉絲的我,過去也直接接觸過丹海牙、阿姆斯特丹、倫敦、華盛頓、紐約的美術館裡的一部分作品,實際上福岡先生和《費爾梅爾全點踏破之旅(集英社新書)》的作者朽木百合子先生,即使想看看全點,也不會像荷蘭(丹海牙、巴黎)、巴黎、巴黎、倫敦)
【珍珠耳飾少女】
![珍珠耳飾少女B.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E7%9C%9F%E7%8F%A0%E3%81%AE%E8%80%B3%E9%A3%BE%E3%82%8A%E3%81%AE%E5%B0%91%E5%A5%B3B.jpg)
此外,維米爾的作品中也有個人所有、未向公眾開放的作品,還有被波士頓美術館盜至今下落不明的作品,在這個展覽會上可以全部看到。
另外,因為現在在不同的美術館展示,所以很難比較的同時期和通過比較同一主題的繪畫而看到的繪畫模型的共同性,以及作為人物配角使用的世界地圖和樂器等小道具的新發現等享受了奢侈的鑒賞機會。此外,展覽會結束後,在附近的COREDO(室町1~3、日本橋)、日本橋三井塔的飲食店出示展覽會的入場券,可以享受折扣等服務。我也在展覽會結束後肚子餓了,所以在COREDO室町2的店吃了晚飯,我想如果能另外向大家報告的話就好了。
“菲爾梅爾光王國展2015”![日本橋室町B.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E6%97%A5%E6%9C%AC%E6%A9%8B%E5%AE%A4%E7%94%BAB.jpg)
地點〒103-0022中央區日本橋室町3-2-15日本橋室町中心大樓1F(捷運三越前站A8出口)
會期:1/5~3/10(閉館:週一)
開館時間;10:00-19:00
入館費:成人1000日圓,中國小生500日圓。
語音指南500日圓。
[銀造]
2015年1月13日09:00
關於正月的鬆飾,以前刊登過,
在迎接新年的“鬆飾”中,關於“竹子的切法”,斜切的,在節上切的,還有把竹葉和松一起裝飾,各個店都不一樣。
在介紹今年的“日本橋七福神巡禮”的時候,有幾位客人提出了疑問,再次介紹一下。
據說門松因地方而異。
首先是切口,據說自古以來是橫著切的,但是戰國時代以後,特別是武家的斜切了。據說這叫“そぎ”。
據說在重視京都傳統的地方,竹子至今還沒有斜切。也就是說,在京都,“寸身”比較多。
除了這兩個基本的切法之外,最近,為了不讓竹子的上部危險,也有橫著切,利用竹節留下嘴的形狀微笑的東西。
這次,把被稱為西洋旅館的飯店的鬆飾收錄在了照片裡。
我是京橋托拉斯塔的Marriott Hotel“そぎ”。
![DSC06567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567%20%28300x169%29.jpg)
銀座國際飯店的鬆飾。 是“寸身”。
![DSC06669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669%20%28300x169%29.jpg)
銀座格蘭德飯店的鬆飾是“そぎ”。
![DSC06673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673%20%28300x169%29.jpg)
2014年12月開業的Millenium三井Garden Hotel的鬆飾是“そぎ”。
![DSC06583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583%20%28300x169%29.jpg)
三井花園飯店銀座普魯米埃鬆飾是“袖+口”
![DSC06590 (300x169)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590%20%28300x169%29%20%28300x169%29.jpg)
Galyard Courtyard Marriott銀座東武飯店的鬆飾是“寸身”。
![DSC06589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589%20%28300x169%29.jpg)
然後,我還去了內幸町,看到了今年迎來125周年的現在日本最有來歷的飯店的鬆飾。
這是將竹子的上部切成平,中間留下節,下部稍微張開嘴的感覺,“袖+口”。
![DSC06677 (300x16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DSC06677%20%28300x169%29.jpg)
各飯店似乎也很講究,是非常有趣的探索。
(過去的文章就是這個)
/archive/2010/01/post-237.html
/archive/2010/01/post-239.html
[薩姆]
2015年1月12日15:00
![R0031941LLS.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5/01/R0031941LLS-thumb-225x169-19146.jpg)
1月11日是開鏡之日。
日本橋榮太樓總本鋪提前一步從9日14:00開始,先到的約500人按照慣例的“年糕汁粉”的招待會。
今年因為11日是週末,所以在工作日週五提前實施。
在店裡,丸一仙翁社中播放了東京都指定無形民族文化財產“江戶太神樂(傳說擁有400年歷史,以獅子舞和雜技為中心的大眾藝術)”的伴奏聲,使新春氣氛高漲起來。
所謂“鏡開”,是指將供奉在神龕和地板之間的鏡餅垂下來,感謝神佛,祈禱無病無災,做成雜煮或湯粉來食用的年中活動。
店內裝飾著氣派的“江戶“供餅”“裝飾具足”。
“戰國時代以後,武家在正月裡供奉在盔甲前的年糕被稱為“具足餅(鎧甲餅)”(裝飾)
在江戶,町人模仿了這個,商家沒有盔甲,所以在那個和吉祥物模仿具足裝飾,所以有這個名字。我鋪從江戶時代開始,一直沿襲著這種形式。”
有這樣的內容的附錄。
再次感受到老字號商標簾布繼承的分量,吃了熱乎乎的年糕湯。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