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2015年獅子節結束

【隅田的煙花】 2015年7月3日18:00

 

6月中旬舉行的波除神社的“月獅子祭”,神轎去看了圍繞町內的渡御祭。

雖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但是這次是關於那個節日的報告。氣氛非常熱烈。

  

6月13日午後,從波除稻荷神社出來的波除千貫宮神轎和牙黑獅子,首先進入了築地場內。今年,由於和被稱為“最初也是最後”的水神社合作,所以在水神社遙拜神處前迎接等待的水神社大神轎。

s_hanabi21-1.JPG(在築地市場內・水神社前等待開始的水神社神轎)

 

在熱烈的氣氛中,波除神社·魚河岸會的各位致詞結束了,終於“最初也是最後”的合作開始了。

s_hanabi21-2.JPG(前面是水神社神轎)

 

場內是厲害的人、人、人、波、波、波。

兩個神轎就像漂浮在人們浪潮中的船一樣搖搖晃晃地。

 

我覺得這是人們對“築地”的想法爆發的瞬間。

 

 

之後,到了場外,在各築地町內巡遊的兩個神轎,到了晚上熱氣都沒有冷卻地被扛了起來。

s_hanabi21-3.JPG 

來到晴海大道,與勝哄橋見面。

築地市場開場5年後的1940年勝哄橋。第二天的6月14日迎來了通車75周年。

s_hanabi21-4.JPG勝哄橋開通的那天,是德國軍隊占領法國巴黎的那一天。已經是被捲入戰爭漩渦的時代了吧。

之後跨越了戰爭災害,築地市場和勝哄橋支撐著日本的高度成長。現在卡車上也有很多魚,通過勝哄橋運到築地市場。

 

神轎隊伍在那之後進入築地場外市場的區域,波除神社的神轎終於迎來了入宮。很漂亮的神轎。

s_hanabi21-5.JPG 

之後水神社神轎繼續著。到了9點的時間了。

s_hanabi21-6.JPG早上很早的築地。築地市場當天早上也很普通地開場,對築地的人們來說是很長的一天吧。

 

然後,波除神社的神轎在水神社的神轎的目送下結束了進入宮,合作也結束了。

s_hanabi21-7.JPG雖然只是看了,但我覺得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精彩渡御。

 

 

之後水神社的神轎在波除神社的鳥居前佇立了一段時間,沉浸在餘韻中運到了市場內。

然後到達水神社前。

s_hanabi21-8.JPG最後,魚河岸會的人對我說了慰勞的話,水神社神轎的渡御結束了。

 

祭典之後洋溢著無法言喻的寂寞,就是那樣的瞬間。

s_hanabi21-9.JPG這個鳥居前面已經沒有神轎了嗎。

 

 

第二天。是牙黑獅子的宮。名為“月獅子祭”的祭典。波除神社前面擠滿了很多獅子粉絲。

s_hanabi21-10.JPG此外,當天孩子們扛著的孩子神轎等也在街道內巡遊,讓遊客平靜下來。

 

牙黑獅子是女性扛的神轎。也許是因為女性個子矮吧,被周圍的群眾埋沒了,幾乎看不到扛著的人。

s_hanabi21-11.JPG
在這樣的盛況中,宮入順利結束了。

 

 

那麼,今年的廟會結束了,現在回到了平時的築地。

市場轉移到豐洲的明年可能又會變得慌張,但是場外市場會留在築地。

在那個場外,市場轉移前開放的“築地新市場”現在正在建設中。

 

這個“築地新市場”好像是臨時的名字,現在竟然在募集那個名字。

 

http://www.city.chuo.lg.jp/kusei/keikaku/tukiji/tsukiji_name.html

 

募集到7月21日為止,這是一個讓人聯想到今後新開始的築地的重要名字。

愛築地的人,有命名品味的人,請一定要給我一個好名字嗎。

 

 

 

大都會保羅飯店

[CAM] 2015年7月2日14:00

木下石太郎有一首詩叫“築地之交”
 
  房州通日,伊豆雪嗎?
  聽到笛子,那個笛子  
  渡過來就是佃島。
  可以看到捷運波爾的燈。 

 
 在第一詩集《飯後之歌》(1919)中收錄之際,他說:“從築地的渡到明石町,你的岸邊是月島、佃島、燈的地方。實際上,夜晚的川口的景色是麵包會興起當時藝術感興之源。・・・・・・・」

 

 這個“Metropool”是築地以前存在過的飯店的名字吧。

 

  根據北川千秋著的《築地明石町今昔》(聖路加國際醫院禮拜堂委員會發行;1986年)中的《築地附近飯店物語》,“Metropol Hotel”是明治23(1890年)美國公使館遷移到赤坂的舊址上配備20間客房開業的。之後,由於業績不佳,明治40(1907年)在帝國大飯店賣身,實際上成為了帝國大飯店築地分店,明治42(1909年)關閉。

 

 並且,關於飯店及周邊的風景,引用了鏑木清方的隨筆《築地川》的下一篇文章。

 

“......和築地、上野的精養軒一起是觀光外國人的定宿,但是地點很好,因為是外國人的經營,所以在門內,馬車和人力車不斷地出入。建築物並不是特別建造的,而是木造灰泥塗的粗糙白亞館。在窗外直接眺望房總的山脈,滿是海風室的樣子,眼下的佃入江上擺放著西式的帆船桅桿,賣東西的船,渡的和船在這期間去對岸的佃島。・・・・」

 

 在賽登斯特克“東京下町山手(LOW CITY,HIGH CITY)”中,

 

“在銀座大火之後,居留地被重建了,但是飯店館並沒有再次建造。但是正如白秋回憶中所說的那樣(注:白秋引用了標記的木下石太郎的詩),還有其他的飯店。1890年,美國公使館遷移到現在的大使館用地(赤坂)後,建立了一家叫Metro Paul的飯店,1874年格裡菲斯的東京嚮導已經被精養軒推薦了。”(67) 這樣說著。

 

 

從銀座大道到京橋大道

勝哄太郎 2015年7月1日18:00

在這張照片的評論中,《眺望銀座大街及京橋大街》 

有這樣的說法。

這是戰前的黑白古明信片。

ck1307_20150701.jpg

(↑點擊後圖像會變大)

 

從現在的中央路·銀座2丁目附近拍攝了京橋方向,中央路有路面電車,拍到了騎自行車的人們。

 

雖然很難看到,但是照片的左上部分拍到了1921年竣工的7層建築第一相互館。 

這座大樓之後被改建,經過1971年竣工的第二代,3年前變成了現在的相互館110塔。

在大樓的西面,新的東京廣場花園也開放了。 

東京廣場花園擁有精美的餐廳和商店服務,地下還設有玻璃中央以法的工作室。

在這個攝影棚,週日也收錄了中央區“通”特派員的談話。

 

此外,在2塊北,京橋再開發專案正在施工中,明年秋天,老字號明治屋總公司大樓的外觀也將建成設計的大規模大樓。

現在正是京橋地區熱血沸騰、備受矚目的景點。

 

從銀座經過京橋,穿過日本橋,是一條筆直的道路。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都是文明的中心,是一條向光明未來延伸的街道。

推薦一邊感受時代的變化一邊愉快、清爽的散步。

 

 

 
<<上一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