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細雪”中的東京(4)

[CAM] 2015年12月22日12:00

 

 繼續引用細雪。

 

・・・・・・・希望姐姐能在這裡吃午飯,早點說,於是掛斷了電話,但是悅子決定在春天寄存,和姐姐兩個人久違地好好吃飯,哪裡好呢我想起了喜歡鰻魚的事情。就在那之前,我經常和父親一起去蒟蒻島之類的叫大黑屋的鰻魚店,現在也問了一下有沒有那個家,那麼,怎麼樣呢,小滿津的話就聽說了,老闆娘給我遞了電話簿,原來如此,大黑屋在等著我去了,聽說有個大黑屋。

・・・・・・・・・

“這裡和大阪很相似啊,東京也有這樣的地方啊”,我環視了圍繞著客廳外的河流。
“真的像大阪一樣吧。——女兒的時候來到東京,爸爸總是帶我到這裡來。”
“蒟蒻島,這裡是島嗎?”
“哎呀,怎麼樣?——確實在前面,好像沒有這樣的河邊的客廳,但是地點一定在這裡。——”幸子也這麼說,把目光投向了拉門之外。以前和父親一起來的時候,這個河岸大道是單側町,現在沿河也建了房子,大黑屋夾在道路中間,從對面的主屋到附川的客廳,好像要把料理運到附的客廳,但是比起以前,現在這個客廳的景色更接近大阪的感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客廳建在河彎曲在鑰匙手上的石崖上,在鑰匙的手的拐角處,另外兩條河像畫十個字一樣聚集在一起,坐在拉門內的話,就會想起從四橋邊的牡蠣船上看到的景色。而且在這裡,從十個字的河到河,雖然沒有架四個,但是三個橋架著。可惜的是,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有的這一帶的下町,在受災前也和大阪的長堀邊相似,在古老的街道上有著共同的安定,但是現在人家、橋梁、鋪路都變新了,而且與之相對的人來人往很冷清,總覺得有了新開地的心情是的。

・・・・・(396

 

 關於“魔芋島”,湊橋的公告牌上也有寫。現在的新川地區,在江戶時代是被稱為靈岸島(靈嚴島)的地方,靈岸橋際承包地是享保年間的填埋,富島町一、二丁目是1845年(1845)由島西側的填埋而成立的,但是龜島川沿岸地區因為填埋不充分,所以腳手架不好,被稱為魔芋島。

 

湊橋

IMG_2445.JPG

 湊橋

“這座橋是靈岩島(現在的新川地區通稱魔芋島。)為了連結對岸箱崎地區的填埋地(隅田川的中洲),於1679年(1679年)架設。
這個地區從江戶時代開始作為水路交通的要地而繁榮起來,特別是連結江戶和關西(上方),通過樽回船運送酒樽。
根據《江戶名勝圖會》記載,這座橋象徵著當時形成湊町的日本橋川河口的繁榮,另外隔著橋的河岸上還建有倉庫,讓人緬懷當時的繁榮。
關於橋名的由來,因為位於江戶湊的出入口,所以被命名為湊橋。
現在的橋是在關東大地震後的復興期重建的,在1989年的整備事業中,重新裝修了。                   19903月,中央區”

 

大阪的“四橋”“讓人想起從四橋邊的牡蠣船上看到的景色”,是街道的名字(四橋筋)和捷運路線的名字(四橋線),作為名稱的存在感很大。“從十文字的河到河,雖然沒有架四個,但是三個橋架著”,從距離上來說是指三吉橋吧。三座橋(百科;40頁)稍微有點距離。

 

三吉橋

IMG_2447.JPG

IMG_2446.JPG 

三吉橋


 “這座橋在築地川彎曲的地方,開鑿了連結楓川的水路(楓川、築地川聯絡運河),在河流形成三叉形狀的地方,作為關東大地震後復興計畫的一環,1929年12月架設了三叉橋。
這裡有河流,人們的生活也以河川為中心來經營,河邊通過酒貨船等充滿情趣的風景,現在也被填埋成高速公路,變成了陸橋。
在該區,經過平成4、5年的時間,高欄采用了倒映在水邊的樹木的姿態,照明在架設的當時的鈴蘭燈上,又變成了一時期高速公路的燈,一部分被撤去的人行道也復原了,以讓人感受到古老風情的設計進行了修景。
   1993年8月東京都中央區”

 

繼續閱覽 “細雪”中的東京(4)

 

新川一番船

[之乎者也] 2015年12月21日09:00

17世紀,買賣木材獲得財富,在海運、土木等領域也很活躍的豪商河村瑞賢(1618~1699年),在靈岸島(現在的新川1丁目)附近安居,1660年開鑿通往大川的挖掘割。挖割被稱為“新川”,周圍擺放著酒批發店的倉庫。ShinkawaSake1.jpg

【江戶名勝圖會「新川酒批發店」(長谷川雪旦畫)

 

在長谷川雪旦所畫的“新川酒批發店”中,描繪了用菱垣回轉船/樽回船運到江戶湊的下行酒,在品川海域被轉運到傳馬船上,在新川的河岸被炸的樣子。在那之後,汽車被用於運輸酒,海運被廢棄,新川也在戰後的瓦礫處理中於1949年被填埋,所以酒批發商所在的地方只在町名、辦公大樓和公寓之間立著的“新川的遺跡紀念碑”上留下了痕跡。ShinkawaSake2.jpg

【新川公園內殘留的“新川遺跡紀念碑”】

 

為了尋求過去酒批發商的繁榮,我在街上走走了。

 

新川大神宮作為酒批發店的守護神而被信仰,就像面對被填埋的新川遺跡一樣,在新川1丁目的大樓間隙靜靜地建著。現在,每年10月中旬,新川大神宮酒相關人員都會聚集在一起舉行定期大祭祀活動,特派員薩姆在部落格報導《新川大神宮定期祭祀2014(/archive/2014/10/2014-6.html)》中有介紹。

 

新川現在也以酒批發相關團體(全國批發銷售酒銷售組合中央會)、日本酒製造商(白鹿、金杯等)、酒批發店(加島屋)等為據點,新川大神宮也以日本酒、醬油等釀造相關人員為中心聯名。ShinkawaSake6.jpg

很遺憾,我們一般消費者不能直接從這些大的製造商那裡買到,但是新川地區現在也有幾家零售店在營業。今天拜訪了其中一家今田商店。ShinkawaSake3.jpg今田出生於廣島縣,老家是造飯店的今田酒造總店(東廣島市安藝津町),製造著名為“富久長”的酒。在新川的商店也能買到。向今田先生介紹了推薦的日本酒。右手的綠色瓶子是“富久長”(今田酒造總店),左手是“誠鏡”(中尾釀造廣島縣竹原市)。說到竹原就是酒吧。NHK晨間劇《阿政》的老家竹鶴酒造也是竹原吧!ShinkawaSake4.jpg今田先生拘泥於新川這個地方,不僅僅是酒的銷售,還懷著想要傳達酒的魅力和有趣的心情開了一家店。雖然也可以突然拜訪試飲,但是作為定期活動,日本酒、葡萄酒、起泡酒等試飲會也在舉行,上個月博若萊·努沃解禁日(11月21日)舉行的日本酒會有80名客人來訪,盛況空前。

舊歷10月舉行了名為“新酒番船”的慣例活動。

新酒番船是從享保年間(1727年)開始的活動,是從上方向江戶運送酒的樽回船,同時從上方開船,比當年將新酒運到江戶的速度的比賽。通常的運輸,需要2~3周左右的地方,5天左右不搬運就不能獲獎的嚴格比賽,據說那個終點是這個新川。ShinkawaSake5.jpg

 【江戶名勝圖會「新酒番船江戶新川入津圖」(第二代歌川廣重畫)】

 

在今田先生的厚意下,我們看到了店裡高級酒角的“大吟釀龍力新川一番船(兵庫縣姬路市本田商店)”。確實,好像是從這個“新酒番船”取的名字,作為酒的發源地的播磨的大吟釀裡加入了“新川”的名字,總覺得很自豪。因為是高級酒(一升瓶不到7000日圓),所以不愧是試飲不行的(笑),但是為了慶祝什麼,我想買來品嘗一下。

ShinkawaSake7.jpg

 

【今田商店】

所在地郵遞區號104-0033中央區新川1-10-10

電話號碼:03-3551-5885

營業時間:8:00-19:00(週日、節假日)

 

【新川的遺跡紀念碑】

所在地〒104-0033中央區新川1-31-1

 

【新川大神宮】

所在地郵遞區號104-0033中央區新川1-8-17

 

 

木挽町懷舊~酒窖秩父錦~

[之乎者也] 2015年12月19日16:00

最喜歡日本的英國朋友因為出差要來東京了。因為經常吃好吃的和食,所以決定以味道優先來決定店,但是自從看了世界遺產“白川鄉”的節目以來,最喜歡古民家的他要求“去傳統建築的餐廳”,所以這次決定去木挽町的秩父錦。Chichibu5.jpg

其實這家店是今年7月選定的“中央區近代建築物調查100選”名單的開頭(http://www.city.chuo.lg.jp/bunka/timeomeakashi/kindai_kentikubutu_tyousa/kindai-ichiran.html)中記載的建築物,是木造的“出位數造”的町屋。 Chichibu6.jpg

【出位數字的特徵(黃色箭頭部分)】⇒梁(手臂木)從側柱露出來,在其前端露出屋檐的構造。

銀座2丁目和交通便利不壞的地方,不過,在越過昭和大道的安靜的一角。雖說是銀座,但因為木挽町,以前不僅有秩父錦,還有類似風情的建築物,現在周圍被改建成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大樓,在這樣的環境中靜靜地佇立著。

鑽過門簾,打開稍微重的門進入裡面,有高高的天花板、樹的櫃檯、裡面可以看到的神龕的客廳。。。這裡是哪裡?真的是東京的正中央?店內氛圍很好。Chichibu1.jpg

 原本是冰屋(賣冰和炭的店),昭和40年代以後改裝後,作為居酒屋運營的店。Chichibu4.jpg【店內裝飾的“渡邊冰室”的照片】

 

我點了魔芋醬關東煮、揚茄子芝麻醬、銀杏燒等鄉土料理豬肉,但是對菜單的講究還是一步,不能說對恭維的店的人的愛想有點遺憾吧。嗯,英國的朋友說:是這樣的吧!那也是復古不是很好嗎?”看起來很開心。。。Chichibu2.jpg

這是一個享受昭和復古建築氛圍,緬懷著木挽町過去的夜晚。Chichibu3.jpg

 

【酒窖秩父錦】

所在地郵遞區號104-0061中央區銀座2-13-14

交通從捷運日比谷線、都營淺草線東銀座徒步4分鐘左右。

電話:03‐3541‐4777

營業時間:17:00-22:30(週末和節假日休息)

 

 

日本橋

【海苔】 2015年12月19日14:00

你好,我是海苔。

我去了日本橋那邊。天氣很好散步。

 

據說日本橋是1603年(1603年)首次架設的,第二年成為五條街道(東海道、中山道、日光路上、奧州路上、甲州路上)的起點,成為了日本中心、江戶的象徵。

進入明治以後,這座橋的中央被定為國道的起點,1911年(1911年)建立了“東京市道路元標”。

之後,隨著都電的廢止,這個標誌被轉移到了靠近日本橋室町的橋詰廣場。

1911年(1911年),從木造換成了兩連拱形的石造橋。

石造橋使用的裝飾品全部是青銅製的,欄杆的裝飾照明柱上設置了想象中的動物麒麟和獅子。負責裝飾的是建築師妻木賴黃。

(參照《走著就知道的中央區知識百科》)

15-12-17_001.jpg 15-12-17_002.jpg

  

另外,江戶時代有高札場的南詰西側的“花之廣場”上,有1936年(1936年)日本橋區設置的“日本橋由來記”的碑。

為了紀念1991年(1991年)迎來80周年,從1990年(1990年)7月到次年5月進行了廣場的整修,5月舉行了完成儀式。

在整修過程中,根據各地區的意見,考慮將日本橋橋頭作為市中心的綠洲,使人們的約會和地區活性化。

為了配合這個整備工程,在一般募集愛稱的同時,為了讓愛稱永遠親近,決定將其作為紀念碑保存下來。

(參照1991年10月3日建設省東京國道工程事務所碑)

 

明治維新後,新政府在整備中央政治機構的同時,加快推進了町政的改革。

1878年(1878年),郡區町村編成法被施工,東京府內設置了以日本橋區和京橋區為首的15個區和6個郡。

戰後不久的1947年(1947年)3月,東京成為22區製(之後是23區)時,日本橋區和京橋區合併後現在誕生了中央區。

(參照《走著就知道的中央區知識百科》)

 

 

“細雪”中的東京(3)

[CAM] 2015年12月17日12:00

從《細雪》中,繼續引用關於東京的部分。

 

 雪子和春天送到了旅館,所以大家一起去銀座散步,吃西餐,這樣的話請去尾張町的一家叫羅馬討厭店,老闆娘告訴我,去那裡,春天也讓我跟他一起去,回來的時候在夜店冷了之後,在海邊和悅子在海邊分別了和幸子・・・・・・・・幸子七點左右,因為自己很難睡覺就放棄了,為了不撕破悅子的隔閡,就這樣起來寄報紙,來到能看到築地川的走廊,掛在了藤椅子上。・......來東京後,和大朝和大每讀不同,可能是因為在熟悉的淺薄的報紙上讀的緣故吧,報導很難進入腦子裡,總覺得沒有親切感,所以很快就厭倦了報紙,朦朧地眺望著河流兩岸的行人。以前,女兒的時候和父親住在一起的采女町的旅館,也不由得朝河,從這裡到現在也能看到屋頂的歌舞伎座前面的胡同裡,這附近並不是完全不知道的地方,而是有點懷舊的心情,和道玄坂不在一起但是那個時候,像東京劇場那樣的劇院。・・・・・(394

 

 來到東京的幸子和悅子的母女從姐姐鶴子家搬到築地的浜屋旅館,關於這個名為“浜屋”的旅館,位於築地川緣,是能看到歌舞伎座屋頂的地方,在東京劇場、劇院附近,所以在現在的東劇會館的背面推測是不是附近。    

 “LOHMEYER”餐廳現在在日本橋以“銀座LOHMEYER餐廳日本橋店”的名稱進行營業,看了那個網站“1925年。羅馬餐廳是銀座最早開一家正宗的德國餐廳。因在日本最初製作羅斯火腿而聞名的創業者奧古斯特·羅馬伊亞提供的真正的味道和溫暖人心的招待,長期以來作為銀座的名店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這個名字也出現在1948年發表的谷崎潤一郎的代表“細雪”中。 

                                                  

東劇大廈(照片為2015年12月13日拍攝)

IMG_0542.JPG

“東京劇場”於1930年(1930年)3月作為戲劇場開業。以在築地格外顯眼的厚重建築而聞名,上演了歌舞伎和輕戲劇。歌舞伎座在東京大空襲中被燒死,直到1951年(1951年)重建為止,一直是東京歌舞伎的中心。1950年(1950年)3月31日,東劇從戲劇場轉業到電影院。1975年(1975年),改建成高層建築,現在有松竹總公司。2011年(2011年)3月1日,松竹將電影票房部門移交給了運營電影院“MOVIX”的松竹多人樂劇院。(Wikipedia)

采女橋

IMG_0540.JPG

這一帶在江戶前期有松平采女正的宅邸,1724年(1724年)被大火燒毀後變成了除火地,俗稱采女為原。橋名的由來被認為是從這裡來的。
采女原於1869年成為了被稱為采女町的市區,位於銀座磚街和築地的外國人居留地之間,形成了和洋混合的新興市區。
震災復興時架設的現在的橋,采用了當時設計性優秀的拱門。另外,橋下於1962年從築地川變成了現在的高速公路。
該區於1990年,以夢幻之飯店“築地飯店館”(1868年,作為近代西式飯店第一號誕生,以榮華而自豪,但1872年燒毀)和“銀座之柳”為題材的設計,修建了高欄等。
1991年3月
東京都中央區

新橋演舞場(前面是采女橋)

IMG_0541.JPG

“新橋演舞場”於1925年(1925年)開場(百科;48頁)

 

 

 

通過文學了解的中央區(之四)~深山一證券最後的12人~

[之乎者也] 2015年12月17日09:00

秋天的長夜季節一轉眼就過去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臘月。工作上忘年會和匆忙的日子持續著,其中這次作為“享受文學樂趣的中央區”的第四彈,介紹下班後在八重洲圖書中心買的文庫暢銷書《新山一證券最後的12人》(清武英利著:講談社α文庫)(第3回之前是以“享受文學的中央區”的名字登場的,

 

Shingari1.jpg關於這一點,週日晚上《連續劇W新浪~山一證券最後的聖戰~(江口洋介主演)》從9月20日開始在WOWWOWW播放,我想應該有人在電視劇中看到過,但是和至今為止介紹過3次的江戶時代的紀實舞台不同,僅僅是18年前(故事19月)。

 

 

“山一證券的總公司位於從鹽濱大廈返回市中心約5公里的中央區新川。這裡是藍色窗玻璃閃閃發光的21層高級辦公大樓。乍一看,沒有變哲的筆直大樓,從13樓附近突然變成了像積木工藝一樣把房間相互交錯的精心製作。從那裡可以看到隅田川和位於佃島三角洲的八棟超高層公寓。這是成功者居住的“大川端河城21”。。。」。Shingari2.jpg

小說開始的“第1章預兆”中登場的舊山一總公司,現在由總部設在新川的住宅建築管理(RBM)不動產公司所有,與山一證券無關的各種各樣的公司入住著。

大樓和18年前一樣,現在也在永代大道沿岸的隅田川和永代橋可以俯視周圍,在泡沫經濟時期,迎來了創業100周年,現在也能看到作為4大證券的一角君臨業界的總公司精英職員的心情的建築物。Shingari4.jpg

除了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嘉本隆正之外,還有12名“餃子(業務管理本部的通稱)”,原本與華麗的總公司工作無緣,度過了公司人生,被稱為“場末”的鹽濱大廈(江東區鹽浜)。在捷運東西線木場站東南方約500米)工作,1997年11月的三連休的第一天,日經朝刊上刊登了“山一證券自主停業負債3兆日圓戰後最大”的新聞報導,“員工不壞!不好的是我們!拜託了。。。」在社長的號哭記者會上,公司最後的工作——公司被逼入滅亡的原因——“帳外債務”的真相查明和對顧客的清算業務——將承擔。Shingari3.jpg

【山一證券公司內部調查委員會公司內部調查報告書(封面)】http://kunihiro-law.com/files/open/writing/555d7e5511jn4cpn563ju_pdf.pdf

 

在山一證券破裂的企業戰敗之際,12人接受了兵法所說的“殿軍”的職務,他說:“在戰爭中失敗後退的時候,是一名停留在軍隊的最後戰鬥的士兵,作為盾牌戰鬥,很多士兵逃離,希望東山再起。”。一開始是想進行公司內部調查卻沒有被對方做的主人公,但是有志向奮鬥的姿態,合作者逐漸增加,最後完成了“公司內部調查報告書——以所謂的簿外債務為中心”。和第3回介紹的“關東郡代伊奈半左衛門忠順”一樣,是不一定以快樂結局結束的故事,超過419頁的故事,吸引了閱讀的東西。

 

Shingari6.jpg

 之後,東京證券交易所也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合併經營,2013年1月日本交易所格魯夫(JPX)誕生了。另外,泡沫經濟時期的89年12月創下史上最高值(3萬8,916日圓)的日經平均,之後持續下降,雷曼危機後的09年3月創下了泡沫經濟後最便宜的值(7055日圓),最近(2015年12月)恢復到了2萬日圓左右,有活力的兜町嗎?山一證券破產的97年當時,永代大街上和山一證券總公司一起因金融危機的影響相繼破裂的準大型證券的三洋證券(97年11月3日適用公司更生法),北海道拓殖銀行(97年11月17日都銀第一次破後,被北洋銀行營業轉讓)東京分店鱗次櫛比。Shingari5.jpg

【因車而擁擠的永代大道:東京證券會館附近】


在兜町,97年的事件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新山一證券最後的12人”給了我了解東京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林立的中央區現代史的機會。

 

【舊山一證券大廈(茅場町塔大廈)】

所在地中央區新川1-21-2(*這裡是一般公司的事務所和住宅所在的地方,為了參觀等請不要擅自進入大樓內部(請留在從外面看)

交通捷運東西線茅場町站下車徒步7分。都巴士東20、22永代橋巴士站下車旁邊。從中央區社區周期(CCC)“B06 AQULA新川大樓”循環端口徒步1分鐘左右。

 

 
<<上一頁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