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9月15日】鮪魚競相參觀最後一天&蝦日®慶典

[Hanes] 2018年9月12日12: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築地市場的遷移臨近,參觀了在訪日外國人中特別受歡迎鮪魚比賽
9月15日(星期六)結束了。
 
英國流行集團Clean Bandit的反Beft. Jesss Glynne
MV(MV)的拍攝也在築地市場進行,
不是成為了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築地的契機嗎。

IMG_6112.JPG
 
距離參觀結束只剩下一點點了,
搬遷前想看一眼的人請抓緊時間
 
【相關報導】
【築地朝活】用蝦釣鯛魚吧!(前篇)
【築地朝活】用蝦釣鯛魚吧!(後篇)
 
同一天9點~15點,在築地場外市場“築地魚河岸”海幸橋樓3樓
可以說是敬老日的活動的“蝦日®祭in築地”即將舉行
這是蝦日,由三河地區最大的老字號蝦批發店“每味水產株式會社”舉辦
“創造一種在敬老日吃象徵長壽的蝦的新飲食文化”的嘗試。
據說是作為紀念日被認可的
 
在本次活動中,除了可以品嘗到廚師親手製作的蝦美食、BBQ、料理教室、漫談演唱會、單口相聲等之外,還可以品嘗到
據說在“最佳高級大獎”頒獎儀式上,藝人也將作為嘉賓登場!
詳細內容請看築地場外市場的主頁日本蝦協會的主頁
 

 

 

重新發現中央區的魅力!八丁堀和京橋的盂蘭盆舞

[Hanes] 2018年9月11日18: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一轉眼就到了9月,風中感覺到了秋天。

不久前,我去了8月末在京華廣場舉辦的八丁堀盂蘭盆會舞
去年搬到中央區才幾個月,所以
因為只是從大街上看就客氣了,所以今年是第一次參加!
因為盂蘭盆舞特有的樂器的聲音在周圍回響,所以自然而然地興奮起來了。
等待信號燈的時間越長

DSC_2656.JPG

只參加了最後的兩首歌,“這就是江戶的盂蘭盆會舞”和

DSC_2659.JPG

裝飾著壓軸的“江戶八丁堀領唱”等,讓人感受到了中央區和八丁堀的特色。

DSC_2661-.jpg

給人一種“東京=沒有鄰居交往的幹勁的社區”的印象,
中央區漂亮地顛覆了我的先入為主的觀念
一只手拿著啤酒享受日本文化的海外遊客意外地多,在有國際性的一面中
我覺得也能窺見重視地區內聯繫的中央區適合居住的一面。
另外,裝點夜空的色彩鮮豔的燈籠也給我留下了印象!

HCB3.jpg

最後從2樓燃放了煙花
和大的煙火大會不同,因為是在附近發射,所以很有震撼力
在街道上能這樣放煙花的東西,得到了地區消防團的各位的協助和理解。
前幾天報告了本盂蘭盆會舞的前輩特派員東京丹博先生的詳細、易懂的報導讓我學到了很多

DSC_2663.JPG



接著是第二天偶然著手於京橋中央廣場的京橋盂蘭盆舞
前幾天,前輩特派員銀造先生也做了報告,
不輸給雨,穿著浴衣的男女老少,會場氣氛非常熱烈!

KBB.jpg的縮略圖圖像

KBB2.jpg

笛子的音色響徹會場,令人印象深刻。

DSC_2679.JPG

對於自然資源豐富的茨城出身的我來說,在現代的商業設施之間跳盂蘭盆會舞是非常新鮮的,但是
享受這種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盂蘭盆會舞也只有中央區才有的

DSC_2676.JPG

這次介紹的盂蘭盆會舞光是看就能享受到樂趣
“不擅長跳舞”的人也應該會很滿意!

 

 

重陽菊和吳茱萸

明天見 2018年9月11日12:00

9月9日,重陽被稱為菊花節。
流傳著一種叫做菊花被棉的風俗。

菊花被棉在重陽的前一天晚上用棉花覆蓋菊花
重陽之日的早晨,菊花的香味和夜露滲入其中的棉花。
據說只要撫摸身體和臉,就能保持年輕。
這是為了祝願長生不老而舉行的。

 菊.jpg

另外,在古代中國的故事中,重陽之日吳茱萸的果實
穿著裝好的紅色袋子上山,喝了菊花酒
據說可以從災難中逃脫出來。

 護身符.jpg

在福德神社,收錄了吳茱萸果實的茱萸袋
作為特別的護身符,限量授予。

這是一個感受傳統、享受和珍惜的活動。

 鳥居.jpg

◆福德神社
 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室町2-4-14

 

 

劇院稻荷大明神、澤田正二郎歌碑、曾我一流家五郎歌碑

[銀造] 2018年9月11日09:00

 新橋演舞場是為了提高加盟東京新橋工會的藝妓先生的技能而建造的練習場,以及表演舞蹈和唱歌的場所。每年5月中旬都會舉辦“東舞”活動,作為展示舞蹈和歌曲的活動。

 

在新橋演舞場正面玄關的右側,和嚮導的牌子一起

1536070446955.jpg

 

供奉著劇院稻荷大明神。

1536070507515.jpg

 

 我想和歷史一起,把美麗的傳統廣泛地傳達給後世。

 以前,在2011年1月27日的特派員部落格上,關於“澤田正二郎歌碑”、“曾我一流家五郎歌碑”進行了報導,那時我想沒有刊登劇院稻荷大明神的照片,所以再次為您介紹。 當天的部落格文章如下:

/archive/2011/01/post-619.html

 

 

以新涼天空為背景進行參拜

明天見 2018年9月6日09:00

從夏天到秋天一點一點地變化著呢。

 朝日正殿.jpg

銀座大廈屋頂上有正殿的“朝日稻荷神社”。

作為生意之神,生意興隆、結緣、妻子圓滿

被認為是有利的。

頂著頭頂的天空很開放,很舒服。

撫摸肌膚的風很涼爽,

秋高氣爽的話,會更加清爽吧。

 貼紙.jpg 

乘坐電梯上到建築物的8樓,從那裡到外樓梯

可以上屋頂。在寂靜的空間裡

要不要體驗一下與人有點不同的銀座觀光呢?

不要忘記防暑對策!

◆朝日稻荷神社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3-8-12大廣朝日大廈

是去銀座八丁神社的一家神社。

 

 

江戶日本橋的“小田原”是什麼?

[yaz] 2018年9月5日12:00

江戶時代,日本橋有一個叫做本小田原町的地方。在現在的室町三丁目附近。為什麼在江戶建了一個名為小田原的城市呢?築地至今還留有“築地員警署小田原町派出所”的地名。“明明沒有小田原町,為什麼會有呢?”抱著這樣的疑問試著調查了一下,終於到了伊豆的石切場。寫作兩次系列。

9月號江戶日本橋的“小田原”是什麼?

10月號提供石牆“石頭”的“登上伊東市宇佐美的那高山”

 

有一種說法是日本橋北詰的“小田原町”起源於小田原的石工善左衛門將當地作為石揚場(用船運來的石材卸貨的地方),但是旁邊有護城河,但是我不認為有可以卸貨大石頭的空間。恐怕實際卸貨石頭的是“鐮倉河岸”還是楓川的船入運河。外壕和現在成為高速公路的“楓川”之間的護城河“紅葉川”開鑿後,數十年後實現了使用目的被掩埋了。

“小田原町”開設了魚市場(日本橋魚河岸),石工們不是遷移到築地稱之為“南小田原町”嗎?確實築地位於日本橋的南部。結果,日本橋北詰的“小田原町”改名為“本小田原町”。

本小田原町的沽票圖.png 

   

小田原町派出所.png

  

江戶城的石牆上刻有相當於各大名家紋的刻印,石頭在哪裡開採,刻印是在哪裡打的呢?

江戶城石垣參觀.png

 

1603年(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幕府,進行“江戶城”的大規模改建工程。這項工程命令各國的大名,從1604年(1604年)到1636年(1636年)左右,持續了家康、秀忠、家光三代,約30年。這時,石牆用的石頭從伊豆半島切下來了。從真鶴·根府川附近開採了安山岩系的石頭。不易風化,耐火性很好。從熱海到伊豆稻取的伊豆半島山上,開採了凝灰岩系的石頭。凝灰岩系的石頭不僅耐火性好,而且有容易加工、容易搬運的優點。

 

切下石牆的痕跡被稱為“江戶城石丁場遺跡”,小田原市、熱海市、伊東市的石丁場被認定為“國家指定史跡”。遺跡藏在森林裡。每年接受中央區數十名國小生的中央區立宇佐美學園的深山裡有“宇佐美江戶城石丁場遺跡”。這個遺跡中還殘留著無數石牆加工的“江戶城築城石”。刻有大名家紋等“刻印”,很多東西只向江戶運出。在山上切割加工的築城石被稱為“修羅”(下面的照片)的雪橇上,用很多人的手拖到海岸。從海岸乘坐“石船”,經過相模灣運到江戶,多的時候在江戶和伊豆之間每月有3000艘石船來往。

修羅宇佐美娜古山.png

 

九州的大名細川忠興公的石丁場遺跡在宇佐美的ナコ山。據說命名nako山的由來是因為採石場的環境非常不好,石工“哭”。我踩破了(柔弱的我不是踩破,而是在伊東市觀光協會的導遊的帶領下下山。最後是兩股痙攣。)下次給您看在山中拍攝的照片,因為是便利店和繁華街等無法想象的環境,所以體驗過“哭”=ナコ,我可以想象到。被運送到海岸的築城石的一部分因為某種原因不能裝載在石船上,所以不能運送到江戶。在宇佐美的整個海岸上,有“矢穴石”和“刻印”的很多石頭被水浸在沙子裡,埋在沙子裡。

 

根據《當代記》(寬永年間(1624年~44年)記載,石材的價格相當於“百人持的石頭20枚銀”,所以初期慶長銀(161g)基本上是一兩金的話,一個石就不到200萬日圓。對大名來說是相當大的負擔啊。

搬運石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下了下面所示的照片一樣的山路。即使是350米左右的山,也要去“石頭滾動,木片滾動的‘無路之路’”是很難的。請期待。

10月中旬以後,正在再次挑戰“江戶城石垣石丁場跡(伊東市宇佐美)”。

無路之路(nako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