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銀造]
2016年2月24日18:00
期待著東京馬拉松2016的應援和觀戰的各位,
佃大橋的上游側人行道正在進行橋的抗震工程,從湊3丁目一側到橋上的鐵橋被拆除了。
2月24日正好在用泵車運送混凝土的工作中。
![1456285702923.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6/02/1456285702923-thumb-360x270-28048.jpg)
在佃大橋上的應援和觀戰請利用從明石町一側上升的陸橋。
正好,在這個上去的地方打著36km處的鉚釘,那是不能通行的上游側。
據說這個地方有點坡路,是跑壘員最痛苦的通過點。
(參照之前報告的“坂上貓 的部落格。)
錯誤地到達上游的客人,請看“佃島渡船碑”,利用下游的天橋。
![145628571584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6/02/1456285715844-thumb-360x270-28051.jpg)
祝願大家有愉快 的應援 和觀看比賽。 銀造
※據說這項工程將持續到3月31日。 在築地、佃、月島散步的人也請注意。
【隅田的煙花】
2016年2月23日14:00
每年過了2月,就聽到了“隅田川中央大橋腳下的河津櫻開花了”的消息。
隅田川也感受到了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
(2月14日河津櫻)
位於隅田川的“中央大橋”。93年開通的這座橋,從月島、佃地區到東京站的八重洲口用一條路連結著。
這次是關於我所感受到的“中央大橋”的故事。
白色高的主塔是非常有特徵的,但是因為電纜是從主塔上面出來的,所以來到這座橋附近的話視線就會自然地朝向天空。
在附近有很多高層公寓的這條街道上,有著“高度”的主塔,橋沒有被街道埋沒,而是顯示出存在感,而且電纜製作的“斜線”線在直角的街道上有著稍微不同的點綴。
這座白色的主塔是模仿“頭盔”的形狀。以前佃地區在江戶時代是佃島、石川島等島嶼,據說石川島曾經被稱為鎧甲島,據說是為了配合這個“鎧甲”的對而設計的“兜”。
是頭盔嗎?
根據不同的看法,看起來像是“做了萬歲的巨人”
根據抬頭的地方,看起來像“巨大的蜘蛛”。
嘛,看起來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嗎?這樣的話孩子可能比較擅長吧。
這座橋的人行道很寬,甚至有栽種,所以可以心情舒暢地走,但是最大的特徵是橋位數很大,“彎道”。
橋的種類是“斜張橋”。斜張橋是將從主塔出來的幾根電纜直接連結到橋位上吊橋位。
因為可以設計出主塔的數量和電纜的位置等與那個地方的景觀相適應的自由度高,所以最近那個數量變多了。
(斜張橋的例子:尾道的尾道大橋(奧)和新尾道大橋(前)
中央大橋的話,因為吊著彎曲的橋位數,所以我想大概是經過複雜的計算設計而成的,但是最近這樣複雜形狀的橋好像可以在斜張橋實現。
(橋位數的平面圖)
另外,橋位數不僅是彎道,而且是向上的弓形,所以要過這座橋的話,過了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
“前面的橋的對面是怎樣的呢?”這樣想的話,腳就會朝著弓形的山頂、彎道的頂點的橋位數的正中間方向走。
在那座橋位數的正中間,無論看前進方向哪個,視野最好的是“曲線的外側”。在這裡看河的方向,就會出現奧賽扎金的作品《信使像》。隅田川和法國的塞納河是友好河流,所以從巴黎捐贈的這座雕像被裝飾在隅田川上游側的永代橋和天空樹的方向上。
右臂上抱著巴黎市徽章帆船的像,但是從橋上看不到雕像的前側,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這是這座雕像的神秘之處。
在這座橋旁邊的石川島公園的北側,有表示東京和巴黎友好關係的“巴黎廣場”,中央大橋的設計也是法國的設計公司,所以這座橋附近是一個散發著“法國”和“花之都巴黎”香味的地方。這座橋可以說是與巴黎友好關係的象徵。
(11月15日・月島隅田川陽臺中央大橋方向)
這座中央大橋所在的地方最大的特徵。那是因為櫻花盛開的公園鄰接了3個吧。
佃公園、石川島公園和新川公園。無論哪一個公園,一到春天隅田川沿岸櫻花就會盛開,是為隅田川的春天增添色彩的地方。
(2015年:石川島公園)
走在公園裡,不知不覺就把櫻花和中央大橋放進了照片的四角形裡。也許很少有像這樣被櫻花包圍的橋。
(2015年:新川公園)
這樣看來,春天的中央大橋看起來像“箏”。
電纜是線,白色的主塔像巨大的琴柱一樣,像“春之海”、“櫻花”......好像能聽到春天的演奏。
(2015年:佃公園)
櫻花盛開的春天。雖然到訪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天氣變暖了,到了那個季節,就被中央大橋周圍盛開的櫻花包圍著。
然後感受一下春天的音色怎麼樣?
[染]
2016年2月9日09:00
從去年10月1日開始的“中央區社區循環”◎
最初需要註冊,“誒,註冊嗎?”雖然這麼想,但是做得比想象中簡單了。
非常方便,經常使用(^^)♪
![s24_1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s24_14.jpg)
方向盤、鞍、籃子的形狀、有無鏡像...因為有點不一樣,所以可以選擇喜歡的。
◆中央區社區周期
HP:http://docomo-cycle.jp/chuo/
![s24_06.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s24_06.jpg)
加500日圓就可以發行IC卡。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只有裝飾了。
即使沒有,只要輸入網上發行的號碼就可以。
東京都內的捷運也很充實,但是如果換乘線坐一站的話,從地上去比較快,這樣的情況也經常發生。。
那個時候,比起走,自行車要是有就好了,這樣的需求完全滿足了(‘・ω・́)!
從2月1日開始,在中央區、港區、千代田區、江東區4個區進行了廣域實驗,無論在哪裡還都變好了,所以越來越方便了。
自行車放置的港口數量,4個區合計123處(截止2015年12月末)。
◆自行車共享廣域實驗
HP:http://docomo-cycle.jp/tokyo-project/#notice
就在前幾天,在港區某處藉了,在銀座6丁目附近辦完事情,在中央區的寶町返還。
真的完成了。☆
![s24_13.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s24_13.jpg)
我想TYO是中央區,MNT是港區,CYD是千代田區。
電動☆
和電車一起走同一行程的話,走的人不是很多嗎?雖然有這樣的感覺,但是騎自行車的話時間也縮短了。還能看到街道呢 ![](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mt-static/plugins/InsertIcon/images/eye.gif) ![](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mt-static/plugins/InsertIcon/images/shine.gif)
另外還能看到一些區和民間的停車場,所以在間隙停車的時候也要利用這些地方,避免胡亂的路停。☆
◆中央區的停車場、停車場
HP:http://www.city.chuo.lg.jp/sisetugaido/tyusyazyo/
![s24_0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s24_09.jpg)
在三越地下和車站附近也稀落落落落。照片是昭和通京橋附近,東日本橋站附近。
因為只上鎖也不能返還,所以返還時在端口上“上鎖”→是“Enter”。
感知到固定輪胎的金屬零件中產生的微弱電流,並認為是返還。
2月6日~2月10日是安全駕駛活動☆
註冊的人,在霍亂室町地下1樓的“日本橋問訊處”,好像有免費發放安全帽(數量限定)。 ←因為好評,分發數結束了。
銀座、日本橋、築地、月島etc...
請騎自行車享受東京的街道和觀光♪
![s24_1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s24_12.jpg)
[薩姆]
2016年2月8日14:00
![R0036944 (2)LLS.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6/02/05/R0036944%20%282%29LLS.jpg)
在晴海特裡頓廣場內口袋廣場“花、水、樹”的綠色顧問的帶領下,在園內散步的每月慣例的迷你花園導遊旅行。
本月是2月4日舉行的。(12:30~ 14:30~)
這次的主題是“立春庭院的植物”。
上次也提到過的金京草(芝麻之花科),在花的陽臺、斜坡花園、南特裡頓公園等地種植著,果然陽光很好,南特裡頓公園的金京草開得最蓬勃、最健康。
以絲狀垂下的金黃色葉子為特徵的菲利費拉奧雷亞(絲柏科)也是南公園內的東西,黃色的味道更加鮮豔。(左上)
花的陽臺上是橘子科黑服裝的新面孔白花。
是可愛的星形花。
揉葉子會有柑橘類獨特的香味。
在朝潮運河沿岸的斜坡花園裡,金橘受到夕陽的照射,閃耀著橙色的光芒。
綠色陽臺上紅梅、素心蠟梅引人注目。
索辛洛拜的靜溢溫和的芳香讓我心情平靜下來。
注意腳下的話,宣告春天的代表性花——福壽草在發芽之前。
期待今後的成長。
在陽臺一帶,冬天的間葉落下的樹木的枝條上,不久就露出了葉子和花的冬芽。
冬芽附近可以看到葉子落下的痕跡(葉痕),各種各樣的形狀和排列方式都在眼睛、耳朵和嘴巴上,還有整體的樣子看起來像人和動物的臉,幽默地引起微笑。
關於多肉植物的種類和品種不同的培育方法、扦插的順序等也進行了演講。
另外,在冬天觀賞花木的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寬度,是浮遊生物。
從左邊開始,黑衣、白熊、索福壽草
![R0036957RRS.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6/02/05/R0036957RRS.jpg)
從左邊開始,金針菇、楓樹、卡西瓦繡球花、繡球花
![R0036997RRS.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6/02/05/R0036997RRS.jpg)
[銀造]
2016年2月6日09:00
在月島散步,可以接觸到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期月島的歷史。
月島是從1887年開始填埋的吧。
下面為大家介紹兩個告訴我們這些事情的指示牌。
第一個是在月島1丁目14附近設置的“佃島炮台遺跡”的說明版。 在那個說明中,
![1454057423288.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6/02/1454057423288-thumb-430x241-27568.jpg)
江戶時代末期,位於佃島南部的這個地方,為了應對外國船只的舶來,建造了海防設施“炮台”。 嘉永6(1853)年6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率領4艘軍艦來到浦賀,尋求日本開國、貿易港開港等事件為契機。
培裡來航2個月後的同年8月,幕府為了應對緊急事態,在品川海域開始建造江戶防衛用的台場(炮台),到第二年11月為止的短時間內完成了“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御殿山下”的六座(品川台場)。 在佃島的南部建造炮台是在品川台場建造約10年後的1864年(1864年)。
新設炮台的契機是1863年(1863年)爆發的薩英和1864年四國(英、美、法、蘭)聯合艦隊的下關炮擊事件等事件。
幕府為了鋪設更加堅固的江戶灣防備體制,計畫在品川到越中島之間重新設置海岸炮台,佃島炮台也作為其中之一而建造。 佃島炮台的規模根據《東京市史稿》中的《東京通志》記載,“京橋區佃島南端海中尼亞利。東西凡三拾九間(約70米),南北凡四拾間(約72米),面積凡一千三百七拾坪。元治元年建立了甲子幕府之,到明治為止進行了修理,屬於陸軍省”。 明治時期,成為陸軍省管轄的炮台,1887年(1887年)開始的月島築造工程時,以佃島炮台為基點,月島第一號填埋地(現在的月島1~4丁目)被填埋,在施工過程中消失了。
2011年3月(指示牌的設置時間)
另外,從西仲通商店街向勝時方向走的話,有西仲橋,
關於這座橋的更換的報導也很有意思,所以我來介紹一下
![1454057466013.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6/02/1454057466013-thumb-430x241-27571.jpg)
現在的西仲橋是在2014年(2014)3月架設的。
架設前的西仲橋於1956年(1956年)架橋,作為橋墩、橋墩的基礎,共使用了70根木樁(米鬆)。
這個木樁在現在的西仲橋架橋的時候,從月島川取出展示的同時,也作為長椅再利用著。另外,以前西仲橋橋橋的橋台前面的石堆,作為擁壁和栽植圓被再利用。
這樣的說明。
![1454057445868.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6/02/1454057445868-thumb-430x241-27574.jpg)
從明治時代到昭和時期的大樓的基礎和橋的基礎上,使用了很多美國國產或者加拿大產的松樹。
一邊考慮著那樣的事,一邊坐在再利用的長椅上,享受了月島散步![](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mt-static/plugins/InsertIcon/images/moon3.gif) 。
1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