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z

江戶城石垣搬運用舟入堀部落格(2019.06.04)錯誤訂正

2019年6月4日,上傳了名為“百人擁有的石垣搬運用船入堀”的部落格。在電視台播放舟入堀特集節目時,觀光協會向觀光協會詢問了參考這個部落格。被問到附件的浮世繪的出處,當時沒能回答。因為不能使用出處不明確的資料來播放,所以決定采用。雖然最大的理由是畫的出處不明,但是之後介紹的畫的說明也有錯誤,所以在這次的部落格上請允許我道歉和訂正。

① 錯誤: 我斷定在部落格上刊登的浮世繪是在江戶前島的11條舟入堀的某個地方拖巨石的樣子。如果這是正確的的話,船浮在海面上的部分就是填埋的“楓川”之前的江戶灣。右端可以看到三角錐形的島,但是從日本橋~京橋的船入挖掘附近看不到這樣的島。應該考慮到“不是江戶前島的舟入堀,而是伊豆地區的某個海濱”,所以很早就停了。

這個浮世繪有原創的畫,我明白了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創的畫如下。

資料《東伊豆町的築城石》的推論

資料《東伊豆町的築城石》推論江戶城石垣搬運用舟入堀部落格(2019.06.04)的錯誤訂正

發現這幅畫刊登在資料《東伊豆町的築城石》(東伊豆町教育委員會1996年發行)上。向上述教育委員會諮詢,發現這是一位名叫“尾形禮正”的浮世繪作家於1975年(1975年)製作的。尾形禮正先生是形成尾形琳派潮流的畫家,但據說原創的畫現在下落不明。

畫左上部的【旗號「大一萬大吉」】

海上船左側的旗幟上寫著“大一大萬大吉”,這個旗幟是1184年奪取木曾義仲的石田為久(作為獎賞在愛甲石田北側附近加增)的武將使用的。意思是“一個人為了萬民,萬民為了一個人而盡力的話,天下的人們就能幸福(吉)”,儘管是封建時代,但進步性的表現令人吃驚。據說這個旗不僅使用了石田三成,備後山內(山內首藤)也使用過。

從《山內氏時代史稿》1606年(1606年)的一項來看,為了建造江戶城的石垣,將家老“深尾和泉”等派遣到伊豆半島稻取,採集“伊豆石”運送到江戶城。高知城築城總奉行“百越前守”被派遣到江戶城,北川豐後屬下的穴太眾也參加了築城吧。

根據這樣的狀況證據,推測石曳的是土佐藩,地點是稻取。就這樣沖之島了。

【畫左右反轉】

我在2019年部落格上采用的畫和資料《東伊豆町的築城石》上刊登的畫比較的話,左右反轉了。我不知道這個理由。

家裡和家裡的觀眾都沒有在彩色畫上。為了解決這樣的疑問應該參照原創,但是東伊豆町教委貴委員會沒有原創的畫。因為委託了教育委員會進行調查,所以我想如果那個結果出來的話,那個謎團也能解決吧。

【黑白和顏色】

東伊豆町教委貴委員會製作的資料的畫是黑白的,但是這並不是因為預算的關係沒能彩色化,原創是黑白的。因為是組成琳派潮流的畫家製作的畫,所以推測當然是彩色的。

神奈川縣立博物館收藏的“石曳圖”

神奈川縣立博物館所藏的“石曳圖”江戶城石垣搬運用舟入堀部落格(2019.06.04)的錯誤訂正

除了尾形禮正先生的畫之外,還可以看到神奈川縣立博物館所藏的“石曳圖畫卷”和箱根町的“紙本著色石曳圖屏風”兩種石曳圖。詳細情況目前尚不清楚。

今後在製作部落格的時候,我想提供更加慎重考量的無疑結果。很抱歉提供錯誤的資訊。

參考文獻:

① 東伊豆町的“築城石”東伊豆町教育委員會

② 關於江戶城石材提供地,鈴木茂著薩加米亞選書18 2014年12月(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