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8月13日14:00
你知道每年8月7日傍晚,在銀座八丁目金春大道,能樂在飛舞嗎? 今年已經是第31次了,雖然只有前半段,但還是順便去了。
![ck1515_20150811 (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11/ck1515_20150811%20%282%29.JPG)
為祈求五穀豐登、世界和平,從6點開始開幕。在炎熱的天氣中,不久前“金春祭御旅所” 在這樣的接待處拿到了座位票,在室町時代以後持續的四座一流中有著最長的歷史。 金春座的能樂者、伴奏者們入場。
![ck1515_20150811 (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11/ck1515_20150811%20%284%29.JPG)
![ck1515_20150811 (6).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11/ck1515_20150811%20%286%29.JPG)
在這個時代的華麗領頭羊的銀座,正因為是那個地方才保持擁有600年傳統的藝術吧 這樣的幹勁,我很佩服,我支持你!
金春大街官方網站;http://komparu-ginza.com/
話說回來,這個地方在博品館的後面,對了,有一條錢湯的“金春湯”,上面畫著紅色鯉魚。 湯溫是42度,是江戶人用的,但是如果是短時間的話反而會很爽快。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8月7日14:00
上一次,我寫了關於人形町的事情,但是寫得還不夠,所以補充一下。
沿著親子蓋飯的“玉ひ”的街道(對面三間的旁邊),有一家叫做“小春軒”的西餐店。
這是明治元勛山縣有朋的廚師開的店。
是一家非常平民的輕鬆愉快的店。
![ck1515_20150805 (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5/08/ck1515_20150805%20%281%29-thumb-200x161-22724.jpg) 上次,我為了晚飯,把便當裝在便當裡,在家裡吃得很香。
接下來,介紹一下“江戶火消機關櫓”後面的街道店,有“我的法國料理”,然後 我是關東煮的打包店“美奈福”,想起了超平民的店——大阪。
![ck1515_20150805 (3).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5%20%283%29.JPG)
這次,一直走在日本甘酒橫町,途中有令人懷念的粗點心店(原本是水天宮先生。 但是,因為遷移來到了這裡),然後是創立140年的明治座(歌舞伎)。那裡的 彎曲拐角稍微走一點,老字號刀具店“うぶかや”先生,我很喜歡切口和銼刀部分 使用的是小型的棗切。
![ck1515_20150805 (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5%20%284%29.JPG)
![ck1515_20150805 (6).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5%20%286%29.JPG)
殘留著很多這樣的個人商店的人形町有大阪(下町的)面貌,是昭和初期~中期 大概有讓人想起的東西吧,對店前的植木、防火用水的鐵桶做出了反應 (我小時候住在大阪市西區富島町-現在好像全部都是川口町)。
最後,這個人形町是經歷了江戶時代明歷大火(1657年)等諸多苦難的街道, 作為平民娛樂的歌舞伎等美麗的繁華街,作為華街有著悠久的歷史。 為了傳達這種氛圍,我想介紹一下江戶東京博物館再現模式的照片,然後寫上筆。
![ck1515_20150805 (9).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5%20%289%29.JPG)
![ck1515_20150805 (10).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5%20%2810%29.JPG)
*市川團十郎扮演的“助六” *中村座的歌舞伎小屋 *二八蕎麥麵的攤子
(二・八=十六文蕎麥麵換算成現在的價值的話不到400日圓)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8月5日11:00
“費城美術館浮世繪名品展”於8月16日在三井紀念美術館舉行 我去了。
江戶中期的1765年(1765年),浮世繪發生了色彩革命,由以浮世繪師鈴木春信為中心的團體組成。 多色摺木版畫的新技術被設計出來,「錦繪」被誕生了。深受民眾喜愛的美術品 我認為這是一種技術進步到更高水平,這是一個追求普遍價值的江戶人的呼吸使者 讓人感受到這是日本人自古以來的特徵,在這條路上以高度為目標。
這是從美國來的回鄉品鑒賞的機會,我會提出我喜歡的作品。在炎熱和喧囂中 生活的時候,我覺得看這樣的作品是心裡想要的東西。 如果可以的話,請和這幅版畫一起度過夏天的一段時間。 1.《吉原的賞花》鳥居清長
![ck1515_20150801(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1%281%29.jpg) 1785年(1785年)費城博物館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Gift of Mr. and Mrs. Lessing J. Rosenwald, 1959 展覽期間:7月22日~8月16日 (Copyright © 2015 Mithui Memorial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2.《富岳三十六景凱風快晴》葛飾北齋
![ck1515_20150801(3).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1%283%29.jpg) 1830-3年(1830-32)左右費城博物館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Gift of Mrs. Moncure Biddle in memory of Ernest Fenollosa, 1958 展覽期間:全期間 (Copyright © 2015 Mithui Memorial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3.《第三代大谷鬼次的江戶兵衛》東洲齋寫樂
![ck1515_20150801(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8/05/ck1515_20150801%282%29.jpg) 1794年(1794年)費城博物館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The Samuel S. White 3rd and Vera White Collection, 1956 展覽期間:全期間 (Copyright © 2015 Mithui Memorial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三井紀念美術館http://www.mitsui-museum.jp/
※各圖像均由三井紀念美術館所有。堅決拒絕二次利用。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7月29日18:00
每年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11點左右開始的名橋日本橋的橋洗(現在的橋今年迎來了104年) 我參加了7/26。
首先,感謝大家參拜埋在橋中央的“日本道路元標”。 然後從兩台日本橋消防署的紅色車體中取出長長的軟管,在橋上灑水(再生水), 用水桶將自然友好的肥皂水駛向整個橋。(消防署來了40名左右的隊員)
![ck1515_20150729 (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9/ck1515_20150729%20%282%29.JPG)
參加人員是男女老少,大概1500人左右吧,在烈日下36度的情況下,全部由團體組成 身穿“町內會風之日式法披”,手持甲板刷等,對孩子來說是從軟管裡出來的水 追著橋的眉目,咕嘟咕嘟,沐浴! 從12點多開始,消防車將梯子安裝在頭頂高速公路兩側的大型“日本橋”招牌的 打掃的最後一場。在炎熱的天氣裡辛苦了。 (這個文字是將德川慶喜揮毫的橋柱銘牌上的文字複印後並列而成的,但是橋柱的銘牌好像是建築師兼幕臣的妻木賴黃拜託他揮毫的)
![ck1515_20150729 (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9/ck1515_20150729%20%284%29.JPG)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7月24日14:00
氣溫35度,從南方來了颱風。 到了盛夏的時候,沿著中央路向南走,經過COREDO日本橋,稍微走了一點。 我順道去了5月20日總公司遷移的“榛原(HAIBARA)”先生。
![ck1515_20150722 (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2/ck1515_20150722%20%282%29.jpg)
將持續200多年的傳統紙技藝流傳至今的老字號、建築物的概觀設計本身就是 打扮得醒目。入口右側的櫥窗裡可以看到涼爽的團扇, 進入裡面的話,整體色調明亮的設計是非常美麗的空間。
偶爾,日本橋works的會;在牽牛花,作為瑪雅克登場。
我第一次遇到了宣傳的中村先生,聽了詳細的話。
謝謝。
*江戶後期的1806年,作為小間紙批發店出發,親自動手製作千代紙、木版印刷。 *西鄉隆盛、勝海舟等也使用榛原先生的和紙,在和紙寫東西的是 當時好像是一種狀態象徵。 *設計是河鍋曉齋柴田是真這樣的一流作品。 *明治的文明開化、和紙的出口、西洋紙的進口等,以及日本首次製作了方眼紙。 *大正時代成功開發的榛原製記錄紙被搭載在阿波羅11號上,被用於月面記錄。
![ck1515_20150722 (4).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5/07/ck1515_20150722%20%284%29-thumb-236x157-22307.jpg)
![ck1515_20150722 (5).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2/ck1515_20150722%20%285%29.jpg)
順便說一下,今年我打算用榛原先生的這張蛇腹信紙套裝,寫暑期問候。
![ck1515_20150722 (6).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5/07/ck1515_20150722%20%286%29-thumb-236x176-22311.jpg)
話說回來,老字號的各位,英語名字基本上都是作為NIHOMBASHI使用的。 現在(在現代語法中),像NIHONBASHI那樣混合在一起的狀況, 我覺得能感受到風情的還是M。
稍微走一點就是高島屋先生。邊喝水邊走。
[江戶的瑪莎・堀內]
2015年7月23日09:00
那麼,繼續沿著中央大道的街道散步,這次就朝南走了 右手邊是高島屋,左邊走的話,有書店的丸善・日本橋店。 說到丸善,在西洋書角的3樓,在這裡的世界古董廣場上 到8月4日為止,以“編成西博爾德的日本”為題舉辦了古書展示會。
![ck1515_20150721 (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1/ck1515_20150721%20%281%29.JPG)
說起西博爾德,從1823年開始作為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醫生去鎖國日本6年,在很多領域 給人一種分析日本,並將其傳播到國內外的一級外國人的印象。 從西博爾德留下的文獻中可以看到江戶後期日本人的文化風土和生活。 另外,還有以前日本橋附近的風景圖。確實,因為是對將軍的見證(報告),所以 我想應該是德川家齊附近吧。那個時候,在室町3丁目的“長崎屋” 我想應該是住過吧。西博爾德有很多日本朋友吧。 要和海外接觸,首先要說能說話,交朋友, 我覺得這是秘訣至今還沒有改變。
回去的時候,吃牛肉米飯怎麼樣?這個由來是經常被說的 據說這是由丸善創業者早矢仕有的先生製作的牛肉和蔬菜雜燴煮而來的。
![ck1515_20150721 (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5/07/21/ck1515_20150721%20%282%29.JPG)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