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走在街上,遇到和式點心(富澤町、堀留町、小舟町、本町的篇)

[達磨] 2016年10月16日18:00

從大川端俗稱的浜町、新宿線浜町站下車A2號出口、“明治座”沿著清澄大道走,在久松町十字路口向人形町方向左轉,就是日本橋七福神之一的壽老神“笠間稻荷神社”。從這裡開始在久松員警署右轉,就是“1升餅的貼紙”和式點心“三一流捨”。

 

因為重視季節感,所以製作和式點心的丈夫推薦的時令推薦是“栗子蒸羊羹”。我吃了薄煎餅風格的“銅鑼燒”。江戶時代作為鳶澤氏的古著市而繁榮起來,離開富澤町,以人形町為目標。

三一流捨1.JPG三乃捨

人形町站A2號出口,沿著人形町大道向堀留十字路口,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在現在的人形町經營刀具的“うぶかや”的招牌。在那前面看了“三光稻荷神社”的旗幟,左轉稍微走一點,就是堀留兒童公園。前面是老字號和果子“清壽軒”。不久前,據說是1617年(1617年)在比爾谷之間創建的,有第一代團十郎日參拜並揚名的“出人頭地稻荷神社”。

 

清壽軒”1861年(1864年),在日本橋堀江町(現小舟町)創業。現在的營業是堀留町大樓1樓的精華店。第7代店主守住了140多年的門簾。好評如潮的“銅鑼燒”是麵團的香氣、口感良好的分量餡,讓人感受到自古以來的手技和新穎。“栗子饅頭”也是上等的味道。

青壽.JPG 出人頭地稻荷.JPG出人頭地稻荷

 

去小船町。江戶時代的小舟町位於堀留川之間,被稱為江戶屈指可數的批發街,昭和時期有商社、纖維、醫藥公司的進入。從昭和通本町2丁目十字路口到堀留町十字路口的這條街上,1590年(1590)創業,團扇扇子的“伊場仙”,1875年(1875)創業的“鰻魚·高島屋”,1911年進入東京的“長瀨產業”,旁邊是老字號和果子“日月堂”。成為小舟町,町......堀留町是惠比壽神的“栂森稻荷”,本町(舊大傳馬町)是創業360周年的“小津和紙”。就在附近有生意興隆的“寶田惠比壽神社”。

 

日月堂”創立於1877年。季節的生點心、紅白饅頭、正月用鏡餅、年糕、固定的銅鑼燒,在江戶商業區的正中央,受到當地人的喜愛。...最近,電視上也介紹了咖啡生大福、黑色圓圈、栗子金等新味道的點心也被製作出來了。  另外,在奈良市,寶田惠比壽神社門前的攤子上,有吉祥物“切山椒”和(栗子蒸羊羹)作為惠比壽講的供品出售。 切山椒的由來山椒自古以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功效,但是因為很辣,所以據說作為新粉的甜點心,孩子也很容易吃。(日月堂前代老闆娘談)

日月堂.JPG日月堂

 

別的話.JPG10月19日、20日是秋天的風景線“日本橋惠比壽講談市”。在舊大傳馬町一帶(本町三丁目、大傳馬町、堀留町)舉行。以賣醃漬的店為中心,400~500家攤子連在一起,到了晚上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緣台和空地上,宴會十分熱鬧。

以上

 

 

 

逛街,與江戶日式點心相遇(靈岸島之篇)

[達磨] 2016年10月9日09:00

現在的新川1,2丁目附近被稱為“靈岸島”。江戶時代是由於“運河·新川”的開鑿而分離出來的地區,河岸上排列著經營下酒的批發商和白壁造酒窖,在“江戶名勝圖會”上描繪了繁榮的樣子。戰後23年新川被填埋了。在新川地區遇到了一家接觸日式點心歷史的店。

 

第一家是從茅場町站過了“靈岸橋”後過了一段時間,左轉的地方,古老的木雕看板新川1丁目“田川堂”。店內是復古、高齡的丈夫和溫柔的老闆娘,守護著明治後期創業的味道。“盤腿大福”、“蕨菜餅”、“蟲鹿之子”各自有著工匠的味道,感受到了恰到好處的甜味和以前的味道。

田川堂.JPG 田川堂

 

另一家是新川2丁目“梅花亭總店”1850年(1850)在大傳馬町創業的老字號。從茅場町站1號口出來,地圖御用所遺址的碑。向八丁堀方向左轉,有“戰災遇難死者慰靈碑”(大空襲)“大震火災遇難追悼碑”(關東大地震)。在新龜島橋上眺望龜島橋。橋旁邊是“梅花亭”...從長崎回來的蘭學家宇田川興齊的話中得到了啟發,拿出了被稱為栗子饅頭之祖的“糖果饅頭”,大受歡迎。第二代是明治初期創設銅鑼燒(餡和皮一體化的厚一片皮的大銅鑼燒),1998年再次復原。接著設計了若草餡的“三笠山”,據說命名為九代團十郎。昭和時期的第6代是在梅的形狀3種餡的“梅も中”上下功夫。據說只有在市裡的時候才製作切山椒和喜利羊肝。<.該公司HP,來自江戶東京幕府末期美食>“首先要注意讓客人感受到快樂的寬裕,在平民性中很高雅...”這是一家可以直接品嘗到店裡的老字號店。

梅花亭.JPG 梅花亭

 

順便說一下,銅鑼燒的起源是“江戶初期在曲子町開店的助惣燒開始了,但是在幕府末期開店了”,“明治初年在大傳馬町梅花亭的創意,一個圓形的銅鑼燒登場”現在的銅鑼燒是編笠燒的烤點心,1914年上野黑門町開始營業。<根據事物起源辭典>

 

 

街道漫步,與江戶和果子相遇(中央路篇)

[達磨] 2016年10月6日14:00

10月7日,“里約奧運會·帕拉聯合的凱旋遊行”將在銀座8丁目十字路口到日本橋室町的中央路約2.5公里舉行。狂熱的觀眾再次沿路。秋雨連綿的幾天前,我在安靜的銀座大街上走了。在中央路的起點附近、中間點、終點,有一家可以品嘗到同時設有咖啡廳的工匠技藝的和式點心老字號。

 

銀座6丁目“銀座風月堂”是一家與上野、東京等風月堂系統不同的130年以上的日式點心老字號店。在美雪大道和並木大道的拐角處(眼前是空也),附設的咖啡廳是等候和銀布拉之後的景點。可以一邊眺望美雪街,一邊享受季節的和式點心套餐。賣店的日式點心,現在正是旺季!大栗子結實,控制甜度,入口即化的“栗子蒸羊羹”是高級的款待品。

銀座風月.JPG 銀座風月堂

 

沿著花椿大道向築地方向,越過中央路·昭和大道,在木挽町大道左轉,就是“清月堂總店”。 1907年(1907年),在現在的銀座7丁目(舊京橋木挽町)創業。初代出售了“水羊羹和葛櫻”,獲得了大批評判。世世代代都以“享受四季不同季節的和式點心”為心得,創業者留下了“一代一果”這個詞,第三代創作的靈感“お年文”是現在的招牌人氣商品。...HP)水羊羹、葛櫻也吃了,人氣的“豆大福”豆、年糕、適度的甜味平衡是最棒的!是豆大福的御三家。有茶房。

清月堂2.JPG 清月堂

 

中央路銀座2丁目「東京風月堂」歷史是風月堂的商標簾布分開,1872年在兩國若松町開業的米津風月堂。1983年在銀座大街東京風月堂開業。在這1樓,以傳統的Goful為首,有賣烤點心和蛋糕,在2樓的茶室裡,可以一邊眺望銀座的街道,一邊享受甜點和小吃。<無照片>

 

越過京橋渡過日本橋,以前有“木屋”的“COREDO室町3”1樓有“鶴屋吉信室町店”。1803年(1803年)創業,1960年進入東京。代表名牌糕點除了富岡鐵齋喜歡的“柚餅”和“京觀世”之外,京都點心也很漂亮,在人氣的店內甜味處可以享受抹茶和季節的生點心。<無照片>

 

在這裡的室町/福德森林周邊,9月28日~10月9日,傳統文化節“日本橋熙代祭”舉行

 

日本橋室町1丁目“文明堂日本橋總店”(文明堂東京HD)文明堂於1900年(1900年)在長崎創業。1933年成立了新宿店,1935年在電話簿上發布了“卡斯提拉是第一,電話是第二”的大宣傳。1951年成立日本橋總店。線上性開張的店的陳列櫃上,擺放著經典名品“蛋糕”、“三笠山”、“蛋糕卷”、“季節的和洋點心”。在附設的“BUNMEIDO CAFE”中可以品嘗到好評如潮的烤三笠薄煎餅。...HP)

文明堂.JPG

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