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特派員的商店街訪問(第2回)◎大銀座的西大門/西銀座通會

[壽敦卿] 2010年4月28日14:10

商業中心中央區有很多有活力、熱鬧的商業街。

特派員訪問了受到當地人喜愛、與居民一起繁榮、親切的商店街,看了一下,聽說了商店街的“今天和明天”。傳達著那個充滿活力的魅力和活力,珍藏的資訊等中央區的商店會·商店街介紹的“特派員的商店街訪問”第2彈。

*******************************************************

◎特派員訪問商店街(第2回)◎

大銀座的西大門/西銀座通會

 

從皇居和JR一側進入銀座時必要經過的“西銀座通”。

這個地區也有以“你的名字”而聞名的數寄屋橋,就連西銀座百貨、浮遊生物、電影院、有氛圍的咖啡店,都是“銀布拉”的代名詞。

這次,我們拜訪了在銀座西大門西銀座活動的“西銀座通會”,並諮詢了株式會社西銀座百貨顧問雨宮聰先生和事務局長林憲次先生。

西銀座大街事務局.jpg (右2人中,裡面是雨宮,前面是林)

 

karaoke 西銀座通會”是怎麼成立的呢?

 成立於昭和58(1983)年6月29日。
 當時不一定完善的通稱“外堀通”(正式名稱·都道405號線)的銀座1~8丁目(舊城邊橋·土橋間)的景觀提高,作為“西銀座通”的名稱固定下來作為目的,同時,昭和初期還被唱成了“懷念過去的銀座的柳”,是銀座的象徵“副柳”的復活、再生。

 

karaoke 請告訴我活動據點“西銀座大街”的成立情況。 

 平成10年(1998年),東京都建設局指定了通稱“外堀通”的銀座部分(銀座1丁目~8丁目),開始了整備,2006年完成。現在街道上也有“西銀座大街”的標識。
 順便說一下,作為中央區的標誌性道路整備,是繼晴海大道(模型事業)、中央路之後的第3個。
 配合整修完成,同年18(2006)年5月5日舉辦了第一屆“銀座柳節”,之後每年都會舉辦,今年是第五次。

 

karaoke 是由什麼樣的成員組成的?

 (株)以西銀座百貨公司為中心,主要是沿線的路面店、複合大樓等的所有者,現在由約90家會員構成。

 

karaoke 有什麼樣的店呢?

 “西銀座大街”沿線1~4丁目,西銀座百貨店和浮遊生物等購物中心,銀座Ins等飲食店的聚集自不必說,丸之內東映電影院等文化設施也不缺。
 另外,5~8丁目以6丁目的高級俱樂部為首,酒吧等歡樂街的集成度很高,另外以索尼大廈旁邊的“日動畫廊”為首,和林蔭大道一起畫廊的數量也很多,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區。

 

karaoke 你在做什麼樣的活動?

 區域性的景觀美化和環境維持的原點,構成員持續的日常活動的積累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西銀座通會設立了“美化委員會”,定期進行清掃活動和道路上放置的招牌、自行車、機車等的整備等,不斷致力於景觀和環境的維持,會員的參加情況也很好。
 此外,每年還舉辦一次“銀座柳節”。

 

karaoke 請告訴我“銀座柳節”的內容。

 從銀座1丁目到8丁目的“西銀座大街”約1km禁止通行,是每年5月5日舉辦的祭典。今年的主題是“笑容”。
 當天的活動有1銅管樂隊,接力棒TOWER的“銀座黃金遊行”,2大道藝人們的表演“海文藝術家in銀座”,3布拉班的“音樂會之森”,4孩子們的表演“兒童夢舞台”,5貝芝麻和劍玉等令人懷念的遊樂場“復古遊戲廣場”,6“東京智能司機宣傳活動”,7
 這是一個從小孩到大人,全家都能享受的大型活動。③的兒童夢舞台,今年首次亮相。詳情在這裡 →官方網站

P5050112-1.jpg    P5050114-1.jpg

(2009年柳節遊行的樣子)

 

karaoke 西銀座通會”今後的目標是什麼樣的?

 在“西銀座大街”沿線,銀座東芝大廈(舊·馬自達大廈)的出售·再開發等,景觀也有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作為“大銀座”的西側入口,為了應對有樂町地區的再開發,提高回遊性,以柳節為支柱,發揮個性的特長我想以建設街道為目標。

 

 

memo 後記

 戰後首次捷運丸之內線延伸到“西銀座”是在昭和32年(1957年)12月15日。這一年10月,有樂町的“崇光”百貨商店開張,街上響起了佛蘭克永井的歌聲,“在有樂町見面吧”。
 第二年33(1958)年,"ABC XYZ...以“西銀座車站前”開頭的“西銀座車站前”,這也是佛蘭克永井。
 昭和一位數前半期出生,結婚也是在這一年,光是聽說西銀座就覺得“心動”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代。
 這樣的“西銀座站”什麼時候消失了,連那個記憶都沒有了。
 這次沒想到,我們見到了打算讓“西銀座”復活、扎根的人們,並且聽到了愉快的故事。
 我充滿了再次感謝您讓我做了這樣的“好漂亮”工作。

感謝西銀座通會的雨宮先生和林先生。

 

 

 

“町”的東西...箱崎町今昔...其四

[壽敦卿] 2009年7月14日12:00

 以中央區沿革圖集・日本橋篇所載的明治6年(1874)年沽票圖為基礎,總結了當時的土地所有權情況如下。
 另外,沽券是土地銷售證明書,在沽券圖上按土地的區劃明確記載了地主名、面積、沽券高(土地價格)。
 
(地     號)(區劃數)(地主數)(面積・坪)(構成比・%)(沽券高・日圓)(單價/坪・日圓)
箱崎町1-1      1     1      945       3.1        6,500        6.88  

同2-1-17 17    13     1,879      6.1     4,602      2.45
同2-18        1     1     2,835    9.2       981     0.35
同3-1         1     1      8,085        26.2        ー        ー
同4-1         1     1     13,433    43.5     4,649    0.35 
箱崎町小計      21    17 27,177    88.1    16,732    0.62
北新堀町1-21 21    14 3,673     11.9    19,100    5.20 
總計           42    31 30,850 100.0    35,832    1.16 
舊武家地合計     3     3 24,353        78.9     5,630    0.23
町地合計       39    28       6,497    21.1    30,302    1.16 

(注)1.箱崎町1-1 :三井八右衛門所有
   2.箱崎町2-18:舊關宿藩主・久世氏邸
   3.箱崎町3-1 :開拓使租賃會所(官有地)舊土井大炊・松平伊豆邸
   4.箱崎町4-1 :舊土佐藩主・山內邸

   
 在大名藩邸公收的第二年的時候,可以認為這個數據直接反映了江戶時期的地域實際情況。
 武家地和町地的比率幾乎是80比20,江戶市區的平均比例是武家地75,而寺社地、町地分別是15,構成比幾乎和平均水平持平。
 箱崎町2-1-17的每區平均面積為111坪,而北新堀町則為175坪,規模差距為1.58倍。

 

 

“町”的東西...箱崎町今昔...那三

[壽敦卿] 2009年7月7日16:35

 以中央區沿革圖集·日本橋篇所載的御府內備注為基礎,總結江戶中期以後圍繞箱崎地區的變化痕跡的話大致如下。
 
延寶7(1679)年:與湊橋架橋、靈岸島首次直接相連。
元祿11年(1698年):永代橋架橋與隅田川對岸的永代島首次直接連結。
            豐海橋架橋、永代橋西橋詰、廣小路。
同年17(1704)年:與永久橋架橋、蠣殼町首次直接相連。
享保18(1733)年:掩埋箱崎町、永久橋之間的河岸地帶745坪。
            以前的箱崎町為1丁目,新填埋地為2丁目。
天明5(1785)年:箱崎町2丁目河岸前304坪填埋完成。

 根據1698年的永代橋架橋,北新堀通是連結日本橋方向和富岡八幡宮、深川不動尊(永代寺)等名勝,甚至是門前仲町邊的岡場所等繁華場所的最短路線,人來人往相當多。
 1702年12月15日,47名赤穗浪士在本所松坂町吉良邸討伐,取得上野介首級的成功,從兩國橋旁南下隅田川左岸,在永代橋渡過隅田川,進入箱崎地區(北新堀町)。
 之後的路線是經過豐海橋還是經過湊橋還不清楚,但確實只有他們踏入了這個地區。

 

 

日本橋川・神田川郵輪乘船記

[壽敦卿] 2009年7月6日12:00

 當初預定從日本橋川·新三崎橋防災船塢出發到達,但是當天潮水位置很低,為了避免乘坐、下船時的危險,如上所述變更為市兵衛河岸防災船塢出發到達。
 運行主體是NPO法人“玩學習的環境和科學俱樂部”,使用船只定員12人,雖然小型,但卻是電池驅動的“環保”電子船。
 

  船長的導遊簡潔得要領,不僅是江戶城外護城河石牆和消失的支流的痕跡等歷史遺產,日本橋川的潮水位置差最高達到2米,平時的透明度在2米以上,但是一下雨,由於合流下水道的影響,會下降到30cm左右,並且,利用微生物的水質淨化的努力也被反覆了。

 但是,在架設在日本橋川上的24座橋中,沒有被首都高速公路覆蓋的只有最下游的湊橋和豐海橋這兩座橋,這讓我再次再次確認了現實,並補充了我感到強烈的憤怒。
 另外,這次旅行的推薦者是“暖洋洋的俱樂部”(03-5652-7072)。

 

 

“町”的東西...箱崎町今昔...其二

[壽敦卿] 2009年6月30日17:00

 在眾多的江戶畫圖中,內容確實最古老的是“寬永江戶圖”。

 圖的中央下部,稍微偏右排列著兩個島,在這期間有“新堀”的寫入。

 新堀是現在的日本橋川的河口部分,左邊是靈岸島,右邊是箱崎的“永久島”,永久島上寫著駿河大納言御藏屋,向井將監的宅邸,左側寫著“町や”。

 圖參照了《中央區沿革圖集・日本橋篇》所刊登的內容,被認為是寬永9(1632)年左右江戶市街的樣子,在這個時期之前,島、町已經完成了。

 另一方面,在《中央區年表》元和6(1620)年的一項中,記載了最近開鑿新堀,建立了町家的意思,這是基於“東京府志費”的,在這個時期,可以認為反映了這個島上已經有了北新堀町和箱崎町了吧。

 如果是元和年間的創立,那麼在所謂的“江戶古町300町”上聯名是理所當然的吧。

 

 

“町”的東西......箱崎町今昔之一

[壽敦卿] 2009年6月11日09:00

 在蠣殼町出生成長的我,在長年住慣了的蠣殼町2丁目的家疊好,在箱崎町的公寓裡決定了最後的住處是1997年的事。

 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箱崎町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帶直到40年前為止都是被稱為“永久島”的島嶼,記得的在居民中也是少數派吧。

 最近特別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全鎮嬰兒的臉和嬰兒車的數量顯著增加。

 10年前,我們公寓幾乎看不到嬰兒的臉,現在已經是誕生的熱潮了。

 聽說,中央區,特別是日本橋地區的人口增加率是全國最高水平,從少子化被議論的時候開始,不是非常令人放心的數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