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在秋天的銀座巡遊八丁神社!集合朱印迎接天幹地支土鈴

[柴犬] 2016年10月29日12:00

每年慣例的奧塔姆金沙也迎來了中盤。

從銀座第一丁目到八丁目,有名的店參加的大型活動,OTAMINGZA。這個名稱是在2010年,在那之前是以“普羅姆納德銀座”的名字舉辦的。今年也有很多開心的活動,大家參加了銀茶會嗎? 到11/3為止,活動還很划算,非常棒,今後也請一定要積極地來玩。時程表等從官網開始!



其中,每年都有一部分人給予熱烈支持的活動。那就是

銀座八丁神社巡禮”!!

在銀座中,巡遊指定的神社收集朱印印章。全部收集完後,可以給我紀念品。那個紀念品是什麼?

IMG_6812.jpg我是明年天幹地支的土鈴!

可愛!!

打開朱印帳的感覺就是這樣。

IMG_6813.jpg這又很可愛。

(圖片都是去年的)

在各神社能得到的紀念品也是有個性的快樂的東西,成為回憶。最開心的是尋找神社。因為是位於銀座的神社,所以不大。或者說,不找的話就找不到。其中也有“難道就在這種地方!?”這樣的神社。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城市中,是長年與地區相互依偎的歷戰神社。無論去哪個神社都有感動和有趣的地方。而且因為是“八丁神社”,所以全部巡遊的話可以繞銀座一周。悠閒地散步的話,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吧?因為是容易走的路,所以我想應該是適當的散步路線吧。

11/1~3。請一定要來哦。

去銀座八丁神社,詳情請從這裡開始! http://www.ginza.jp/topics/6288

 

 

千葉定吉道場跡:屁股百科沒有記載的說明板

[O'age] 2016年10月27日09:00

千葉定吉道場跡

北辰一刀流的開山鼻祖千葉周作的弟弟道場的遺跡。

 
這個說明板(中央區教育委員會)的記述在文本中沒有,但是第九次・中央區觀光檢定的主題是京橋區域。在鍛冶橋大道南側人行道上(八重洲2-8處)。

DSC01801.JPG

 

另外,在同一條人行道附近的京橋的歷史等,照片和圖上的說明碑,這也是在街上走著不能錯過的對象吧。(雖然不是教育委員會的)

DSC01786.JPG

 

 

 

永井荷風“井之水”

[CAM] 2016年10月25日16:00

 作為“江戶子”的定義,山東京傳(1761~1816)很有名,在《知識百科》(2016年發行79頁)中也有引用。《通言總まき》原文如下(《日本古典文學大系》第59卷《黃封面灑落本集》岩波書店;1958年發行)。


>盯著金魚虎,把自來水沐浴在產湯裡,生在御膝下,吃了沾滿的米,用乳母遮陽傘長,金銀的竹莢魚,在附近的安房。 隅水的一塊石頭也不吃中落,擊倒本町的角屋打大門,讓人心裡的花。 從江戶子的根生骨、萬事渡河的日本筷子的正中間,回頭一看,在神風、伊勢町的新道上,有一個叫做奉公人口入所的簡板,無論何時都在黑格子裡,蘭花的鴿子。


 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注意到了“把自來水泡在產湯裡”這一部分,為什麼“自來水”會成為“江戶子”的必要條件呢,有點不可思議。關於這一帶的情況,永井荷風寫了一篇名為《井水》(1876年10月)的隨筆,讀了這個就能很好地理解其背景。


>自來水在江戶時代被稱為上水,在遙遠的明歷時代開通,這一點是人們所知。上水除了玉川之外還有神田和千川兩流,這也不及說。小時候,在音羽和小日向附近的人家裡,我記得是直接使用江戶時代的神田上水的。同時,與今天不同,為了使用當時的自來水,就把井挖到了流水的樋處,用竹竿前端的吊鐘桶打水。

江戶很久以前,上水剛剛流經京橋、兩國、神田一帶繁華的街道,在偏僻的山手上,再往四谷、關口附近、上水通道上的地方,也不能濫用。因此,可以說自己是用自來水泡澡的男人,在江戶也是最繁華的下町,如果不是神田明神的話就會成為山王的氏子,所以對於山手來說,這是一個純粹的江戶ツ兒的驕傲。(很久以前,說到江戶,就是指自來水相通的平民區,據說住在小石川、牛込、赤坂麻布附近的人,去下町做飯的時候會去江戶。)(17-32)


 讀了這篇文章,在明治初期,也知道了“小石川、牛込、赤坂麻布附近住的東西,去下町用的時候會去江戶”。

 

 

江戶的名產-3

[皐月的鯉魚飄流] 2016年10月21日16:00

江戶名產的拼接“稻荷犬糞”
首先是“狗糞”
江戶時代養寵物的人很多。
據說《熙代勝覽》中描繪了20只狗。
(我沒數)另外,在下級武士的日記中
好像也有“踩著狗的糞便感到不快”的說法。

 

 

最後“稻荷”
我不注意到,到處都有稻荷。

 

在波除稻荷築地魚河岸海幸橋旁。

01波除稻荷_02.JPG

 

歌舞伎稻荷歌舞伎座正面脅

02歌舞伎稻荷_1.JPG 

阿づま稻荷銀座三原小路

03竹輪稻荷2.JPG 

朝日稻荷銀座松屋先生的幕後NHK Bra田森“銀座”介紹了

04朝日稻荷_5.JPG 04朝日稻荷_1.JPG

 

在寶珠稻荷歌舞伎座附近。

06寶珠稻荷_1.JPG

06寶珠稻荷_6.JPG

 

在寶童稻荷銀座4丁目附近的大樓的山谷之間。

08寶童稻荷_0.JPG

 

豐岩稻荷銀座7丁目難找到

10豐岩稻荷_3.JPG10豐岩稻荷_1.JPG

 

明星稻荷日本橋小網町

11明星稻荷_1.JPG

 

德船稻荷南高橋脅

12德船稻荷_01.JPG

12德船稻荷_05.JPG

 

高尾稻荷日本橋箱崎町。據說與江戶時代的遊女高尾太夫有淵源

15高尾稻荷_02.JPG

15高尾稻荷_03.JPG

 

 

至此,江戶的名產結束了

 

 

走在街上,遇到和式點心(富澤町、堀留町、小舟町、本町的篇)

[達磨] 2016年10月16日18:00

從大川端俗稱的浜町、新宿線浜町站下車A2號出口、“明治座”沿著清澄大道走,在久松町十字路口向人形町方向左轉,就是日本橋七福神之一的壽老神“笠間稻荷神社”。從這裡開始在久松員警署右轉,就是“1升餅的貼紙”和式點心“三一流捨”。

 

因為重視季節感,所以製作和式點心的丈夫推薦的時令推薦是“栗子蒸羊羹”。我吃了薄煎餅風格的“銅鑼燒”。江戶時代作為鳶澤氏的古著市而繁榮起來,離開富澤町,以人形町為目標。

三一流捨1.JPG三乃捨

人形町站A2號出口,沿著人形町大道向堀留十字路口,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在現在的人形町經營刀具的“うぶかや”的招牌。在那前面看了“三光稻荷神社”的旗幟,左轉稍微走一點,就是堀留兒童公園。前面是老字號和果子“清壽軒”。不久前,據說是1617年(1617年)在比爾谷之間創建的,有第一代團十郎日參拜並揚名的“出人頭地稻荷神社”。

 

清壽軒”1861年(1864年),在日本橋堀江町(現小舟町)創業。現在的營業是堀留町大樓1樓的精華店。第7代店主守住了140多年的門簾。好評如潮的“銅鑼燒”是麵團的香氣、口感良好的分量餡,讓人感受到自古以來的手技和新穎。“栗子饅頭”也是上等的味道。

青壽.JPG 出人頭地稻荷.JPG出人頭地稻荷

 

去小船町。江戶時代的小舟町位於堀留川之間,被稱為江戶屈指可數的批發街,昭和時期有商社、纖維、醫藥公司的進入。從昭和通本町2丁目十字路口到堀留町十字路口的這條街上,1590年(1590)創業,團扇扇子的“伊場仙”,1875年(1875)創業的“鰻魚·高島屋”,1911年進入東京的“長瀨產業”,旁邊是老字號和果子“日月堂”。成為小舟町,町......堀留町是惠比壽神的“栂森稻荷”,本町(舊大傳馬町)是創業360周年的“小津和紙”。就在附近有生意興隆的“寶田惠比壽神社”。

 

日月堂”創立於1877年。季節的生點心、紅白饅頭、正月用鏡餅、年糕、固定的銅鑼燒,在江戶商業區的正中央,受到當地人的喜愛。...最近,電視上也介紹了咖啡生大福、黑色圓圈、栗子金等新味道的點心也被製作出來了。  另外,在奈良市,寶田惠比壽神社門前的攤子上,有吉祥物“切山椒”和(栗子蒸羊羹)作為惠比壽講的供品出售。 切山椒的由來山椒自古以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功效,但是因為很辣,所以據說作為新粉的甜點心,孩子也很容易吃。(日月堂前代老闆娘談)

日月堂.JPG日月堂

 

別的話.JPG10月19日、20日是秋天的風景線“日本橋惠比壽講談市”。在舊大傳馬町一帶(本町三丁目、大傳馬町、堀留町)舉行。以賣醃漬的店為中心,400~500家攤子連在一起,到了晚上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緣台和空地上,宴會十分熱鬧。

以上

 

 

 

裝扮新的“日本最初的電燈之地”

[薩姆] 2016年10月13日18:00

DSC_0672ELS' (2).jpg 10月1日,在銀座2丁目十字路口,新商業設施“Okura House”(新大倉本館)開業。

地下1樓~3樓有卡地亞旗艦店“卡地亞銀座精品店”,4樓有日本料理“銀座吉兆”,12樓有全日休閒餐廳“Bills”,5~7樓有以美容沙龍為首的診療所、美容外科等入住,8~11樓是辦公室區域。 

 

DSC_0669RSG (2).jpg同時重建了“電弧燈紀念燈”,從9月26日開始再次點燈。

明治15年(1882年),日本第一個電燈電燈電燈公司的發起人之一的大倉喜八郎使用美國發電機,公開點亮了演示用的地方。

昭和31年(1956年),作為“日本最初的電燈之地”的紀念燈,相關人員的手將“電弧燈”復刻,鑄造了描繪往昔情況的錦繪“東京銀座通電氣燈建設之圖”的青銅板“電燈柱紀念碑”安裝在了側壁上。

被稱為2000燭光的電弧燈的光,與煤氣燈和石油燈相比更加明亮,被比喻為“一是天道,二是月亮,三是銀座的電弧燈”,相傳連夜都有很多遊客蜂擁而至。

昭和47年(1972年)是第二代,昭和61年(1986年)是第三代,東日本大地震後的平成24年(2012年)一度被撤去,這次是時隔4年作為第四代復活。

第4代的紀念碑與設置當時的設計相同。聽說高約12米,把以前的水銀燈換成LED,玻璃製的火屋改為樹脂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