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ukiuki]
2012年10月31日08:30
從10月中旬開始運行的中央區新的腳晴海Liner 。
從列車上的湘南萊納和早上好萊納推測,總覺得“快得快”。
----
日本橋高島屋之後,竟然是晴海特裡頓廣場?。
如果是中央區狂熱者的各位,請理解吧,這個衝擊![flair](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flair.gif)
在受到衝擊的時候巴士靠近了。
所謂日立汽車交通,我們好像和江戶巴士一樣。
閃閃發光的 白色巴士,僅僅15分鐘就帶我去了特裡頓廣場。
看起來很舒適,看慣了的風景看起來很新鮮。
這次我乘坐的是從東京站八重洲口出發~日本橋高島屋~杜林廣場的系統晴海01。
據說系統晴海02是三得利頓廣場~有樂町~八重洲口。
班次也很充實,推薦。
![ck1107_1210302.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2/10/ck1107_1210302-thumb-200x670-11121.jpg)
[杏葉牡丹]
2012年10月24日08:30
![ck1203_121024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2/10/23/ck1203_1210241.jpg) 每年都非常期待的這個活動。
不管怎麼說,正如標題所示,在中央區的各種各樣的地方舉行了文化性的活動,整個區都變成了博物館!
從江戶時代到現在,一直是日本的中心,在重視傳統的同時,正因為是擔負著時代最先進的中央區,所以才能做到。
當天不僅僅是主要的東西,銀座、日本橋、築地等的街道旅行,日本銀行總店參觀旅行,銀座的畫廊巡遊旅行。 演唱會上體驗人力車,在晴海花節上介紹區內產業的“肚臍展”,藥研堀講談會等豐富多彩。
此外,為了讓大家充分享受中央區的樂趣,這天有免費的巴士和船運行,社區巴士的江戶巴士也免費。 中央區太腹!好像不由得叫了。 雖然也想參加銀座和日本橋的活動,但是對於想去晴海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適合的。
特別推薦的是有3條路線的免費船只 。
在明石町水邊線周遊路線和箱崎・晴海路線上,可以從絕佳的地方眺望彩虹橋和天空樹,天氣好的話就最好了! 在日本橋周遊路線上,平時走的路和橋可以從水上看到的絕好機會。 在江戶時代,因為作為實際重要的水運被使用,所以緬懷那個時代也許也不錯。
還有很多活動,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有一部分收費的),但是也有需要事先預約的,巴士和船等也有需要運行的時間,所以在“整個博物館2012”的主頁、10月21日的區的通知、區的設施等請一定要看分發的詳細小冊子等。
一邊看小冊子,一邊考慮去哪裡的話,現在開始就很興奮呢!
[杏葉牡丹]
2012年10月18日13:00
![ck1203_121018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2/10/ck1203_1210181-thumb-100x133-11029.jpg) 終於開始了,中央區觀光商業節!
10月1日(星期一)~11月20日(星期二)期間,遊行隊伍裡有蓋章比賽演唱會,各種各樣的活動,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這個時期都很期待,忍不住!
其中我期待的是《尋寶遊戲》。
![ck1203_1210182.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2/10/ck1203_1210182-thumb-100x133-11032.jpg) 在中央區的店鋪和設施等處發放了問題用紙,以上面寫的提示為基礎,尋找寶箱放置的地方。
總是有和江戶有關的故事,這次,在東京站八重洲口的改修工程中發現了德川家康入手尋找以楊·約斯汀為守護者的“八德之寶珠”的線索,以此為基礎尋找“寶珠”!因此,如果不知道中央區的歷史、名勝、古跡的話,就很難找到隱藏的地方。
去年,不僅僅是尋找寶箱,根據上面寫的關鍵詞解開密碼,還有布拉夫和假的寶箱,雖然很難中途放棄,但是為了弄碎提示提供店,對區內的地理變得熟悉,也有目星在的地方遇到了同樣尋找的人,關係變好了,總算是正確了。
今年竟然獎金和獎品總額500萬日圓!!因為是這樣的大盤舞,所以覺得一定很難的時候,單純地找8個關鍵詞就可以了! 因為1天轉不完,所以分成3次,任務完成!
![ck1203_1210183.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2/10/ck1203_1210183-thumb-200x150-11035.jpg) 反正要到處走,順便也參加了各地的天線商店蓋章比賽。
一共有17家店鋪,其中12家店鋪的印章有應募資格,但意氣17家店鋪全部清除。 因為正好是新米的時期,所以很開心看到各地的大米命名。
天線商店的蓋章比賽10月18日(星期四)截止,但是尋找寶物的人到11月4日(星期日)為止。
有時間和感興趣的人,請務必參加。
[下町湯姆]
2012年10月13日08:45
到現在為止,從各種各樣的切入點捕捉到了〔月島〕的魅力,不過,這次暫且作為最終回。
最後還是要關注可以說是這個城市魅力的胡同風景。![house](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house.gif)
![20120725月島胡同(2).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20725%E6%9C%88%E5%B3%B6%E8%B7%AF%E5%9C%B0%EF%BC%88%EF%BC%92%EF%BC%89.jpg)
月島上令人懷念的小巷在大街上以直角的形狀像梳子一樣並行行駛。我想先人在以前形成住宅街的時候,為了能高效地建造更多的住宅而下功夫。
1918年(大正7年),當時的內務省對東京勞動者的住宅情況進行了調查,月島被選為對象地區。俗稱“月島調查”。
看了當時的地圖,可以知道每個胡同裡住宅都很細緻。結果那個身姿基本上在那之後也被繼承,直到現在。
月島奇蹟般地避免了戰爭災難。石川島的造船廠受災了,但是被運河包圍的月島地區卻逃脫了戰火,戰後也留下了古老的長屋風景。
![20120829月島(5).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20829%E6%9C%88%E5%B3%B6%EF%BC%88%EF%BC%95%EF%BC%89.jpg)
現在在月島上行走的話,就能遇到昭和30年代的樣子那樣的城市景色,總覺得有點懷念。這樣的樣子會刺激到來訪者懷舊的想法吧。
月島小巷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1)保留著以前的城鎮分配。(住宅正在進行改建,但胡同的位置和構成大多保持原樣)
(2)胡同中間設有排水雨水的溝渠。(被認為是江戶時期割下水的想法)
(3)很多家庭在玄關處設置了栽植等,實施了獨自的小園藝。(自然產生的綠化運動)
(4)胡同不僅僅是住宅,飲食店也到處都有,支撐著地區的飲食網路。(食與住的融合)
在月島的胡同裡,有時會遇到熟人。那個時候,非常自然地跟我打招呼,非常友好。現在還留有家族性的交往。
![20120829月島(4).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20829%E6%9C%88%E5%B3%B6%EF%BC%88%EF%BC%94%EF%BC%89.jpg)
然而,這個城市也在逐漸改變。
以前的很多長屋群都變成了公寓。“對面三家左右”的交往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在新時代誕生新的社區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希望能留下月島所擁有的富有人性的地域特性。
月島的街道上到處都貼著名為“誰在看啊”的海報。當然,為了防止犯罪,我瞄準了抑制力,但是我實際上覺得“在看誰”。也就是說,我認為地區居民互相擔心對方的安危,互相注意有可疑的事情,保護安全的安全保護工作正在起作用。本來,是一個保留著地區社會理所當然擔負著的防盜能力的城市。
![20120725月島海報.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20725%E6%9C%88%E5%B3%B6%E3%83%9D%E3%82%B9%E3%82%BF%E3%83%BC.jpg)
在今後的時代,不應該再重新審視一下這樣的地域的力量嗎。不僅僅是防止犯罪,災害時的互相幫助等,在緊急時刻能發揮自助、互助的力量的城市才是“強大的城市”吧。
擁有各種魅力的月島町隨著時代的流逝而逐漸變化,同時也繼承了重要的東西。在祈禱這個城市的魅力能繼續下去的同時,這個系列暫時結束。謝謝您的閱讀。
繼續閱覽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7話「胡同與下町風情」(最終回)
[下町湯姆]
2012年10月4日09:00
那麼,現在就帶著自己的想法來介紹一下成為“說到月島就不好了”的地區代名詞的“文字燒”。
“文字燒”雖然是非常簡單的料理,但是根據製作方法的不同味道和口感也會發生變化,所以絕對不會脫手。
可以說是在都市長大的“平民美食”吧。關於其由來,已經通過所有的媒體介紹了很多資訊,我想簡單地回顧一下。
眾所周知,“文字燒”原本就是在粗點心店的店前等地方將小麥粉溶解在鐵板上薄薄地展開的東西上,放上削節和簡單的配料,反覆攪拌烤的東西。因為是像寫字一樣混合的,所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被稱為“文字燒”,不久就轉音變成了“文字燒”,這是定論。
除了月島以外,淺草和千住附近也有同樣的食物,不知為什麼月島變得有名了。恐怕戰前戰後和工廠很多,對於因勞動而疲憊的身體來說,也有稍微濃一點的調味汁味道的習慣吧。而且戰後專賣店開始營業,這也提高了月島的知名度吧。
〔好美家〕據說1954年開業的是“元祖”,在此之前,“文字燒”本身也是在幾家店提供的。1950年創業的“近道”也可以說是“元祖”之一吧。作為“百日圓文字”繼承了往年的樣子的(上州屋)也是一家古老的店。
但是,不管怎麼說,從進入平成時代開始,電視和雜誌上介紹的機會增加了,一下子增加了存在感。曾經數不勝數的專賣店也大幅增加了。也有原本做其他生意的店換衣服,或是脫紗開業的人。第一次來的人,猶豫要不要去哪家店是不可能的。
我的朋友,我問了經營文字店的片岡和秀先生。“因為是競爭激烈的生意,所以我考慮了如何表現出特徵。因此,我們呼籲以“海鮮”為賣點,提供新鮮的食材”。
另外,我們的共同朋友也有人在專利事務所工作,但是被推薦將原創菜單“紅豆卷冰淇淋”註冊為實用新型,實際上得到了認可。如果有去拜訪的機會的話,店內會張貼,請看一下。
除此之外,店鋪也在下功夫,競爭著店鋪的獨創性。味道自不必說,店鋪的設計和店主的人品等,根據各自的喜好來選擇店也很開心。
也許,考慮到新食材的組合而向店裡提出建議吧。秋天的傍晚,請一定要來月島的Amering Town,被香味吸引。
繼續閱覽 月島七大不可思議~第6話「在文字燒之城」
[滅紫]
2012年10月1日08:45
根據國際協定,咖啡的新年度是10月。因此,1983年(社)日本咖啡協會制定了10月1日為年度開始的“咖啡日”。
大家喝多少咖啡呢?
根據日本咖啡協會的統計,進口量除以人口的人均消費量最高的是盧森堡,2844杯(2010年統計,一杯使用10g計算),第二名芬蘭1212杯,歐洲各國繼續,日本不到第10位的340杯。順便說一下,美國411杯,英國304杯。 日本的進口目的地按國家順序依次是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這三個國家的60%以上。我一天平均喝3杯,所以在丹麥,諾爾韋波。相當中毒的我一直受到關照的是這裡演唱會咖啡月島店。
演唱會咖啡於1958年作為(有)和商店開始從事咖啡、餐廳的批發專業。之後於1970年將總部遷移到月島,以此為契機開始零售。從1984年開始作為現場咖啡開始營業。東京都內各地都有分店,在中央區內的築地店也可以享受咖啡。
面向西仲大道的玻璃開放明亮的店裡,從世界各地來的咖啡豆一排裝在盒子裡。
“自己視察了中南美、非洲等生豆的產地,採購了完全不使用化學藥品和化學肥料等,而是傳統栽培方法的農場”的咖啡豆(根據HP)。眼花繚亂的結果是,最近最喜歡的是葉門產的“莫卡瑪塔利”。用睡懶覺的眼睛磨豆子的話,甜的香味撲鼻而來的咖啡做好的時候就完全醒了。
這兒。據說“摩卡”是葉門靠近紅海的小港口城市的名字,從這裡開始裝船,所以因為港口的名字而被稱為摩卡咖啡。之後,裝運港變成了南岸的阿登港,名字就那樣。說到“葉門,阿登”,“我二十歲。誰都不會說這是人一生中最美的年齡”,保羅·尼桑的《阿登·阿拉伯》的著名開頭的文章,對於40-50年前作為年輕人的一代人們來說,也許會懷念,而且稍微伴隨著痛苦而想起。
在今後一天一天加深的秋天,一邊享受咖啡一邊暢想世界各地的產地,我覺得也很開心。雖然是蛇足,但是統計上咖啡飲用量多的人是長壽的。
演唱會咖啡月島店:中央區月島1-9-8 TEL3532-1005
營業時間8:30~19:00每月25日至月末感謝促銷
1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