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Hanes]
2019年1月6日09: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這次【中央區觀光檢定對策】川・橋篇最終回,就河川的填海造地進行了報導。 (之前的報導從這邊→(1)、(2)、(3))
由於很多河流和挖掘,從江戶時代開始就被稱為“水之都”的現在的中央區。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河川被填埋,其遺跡可以通過中間的指示牌和殘留的柱子的存在而知道。 什麼時候,以什麼為契機被填埋,由此城市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果以5W1H的方式記住這一點的話,事件之間就可以用因果關係聯繫起來了, 更容易進入中央區的發展史。
(↑去年考試檢時的對策筆記本的第1頁)
成為填埋河川契機的事件大致分為以下4個部分。 震災復興、戰火復興、東京奧運會等。
■震災復興 入船川、鐵炮洲川、西堀留川(伊勢町堀)在這個早期被填埋了。
■戰火復興 當時,沒有運送殘土和瓦礫的車輛和燃料。 因此,用殘土和瓦礫填埋作為水路不太必要的河流,建造土地, 東京都實施了出售那個來籌措事業費的瓦礫處理對策。 正因為如此,外壕川的北半部和三十間掘川就此消失了。
■東京奧運會(1964年,第18屆) 為了迎接奧運會,高速公路、捷運、幹線道路的整備加快了。 於是,填埋了築地川和楓川,建設了以一號線(京橋~芝浦之間的4.5km)為中心的首都高,根據佃大橋的架橋(1964年),進行了佃川的填埋。 但是,由於過度填埋,雨水的排水變得不可能了 因此,東京都下水道局的泵場設置在浜町、中洲、箱崎町。
〈題外話〉 聖火傳遞路線是清洲橋至茅場橋之間的1.5公里 茅場橋至鍛冶橋之間的2.0公里
關於河川的填埋沒有必要特別詳細地記住,但是 知道的話一定會讓逛街變得開心
※本報導介紹了個人鑒定對策的一部分。 並不是只要記住這裡寫的內容就能合格。 請事先包括在內。
[Hanes]
2019年1月5日18: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雖然有點空餘時間,但是【中央區觀光檢定對策】河・橋篇的繼續。 (到現在為止的川·橋篇的報導從這邊→(1)、(2)) 據說這次要提到的是3川的匯合點和前後的橋、4橋的特徵。
首先,關於3川的匯合地點和前後的橋。 突然有問題! ・日本橋川匯合隅田川後,最先架起的橋是什麼? ・日本橋川在哪裡(地名)附近分成龜島川呢? ・龜島川匯合隅田川後,最初架起的橋是什麼?
這次雖然不敢回答,但是對於上述問題不能一下子回答出來的人 在鑒定前確認一下怎麼樣
接下來是4座橋的特徵,實際看、寫(畫)的話會有效地記住!
■隅田川
(即使沒有畫心,只要能輸入特徵就贏了)
・兩國橋(以明歷大火為契機架橋。當時是“大橋”。橋名的由來→(1) ・新大橋(關東大地震央避免了落橋和火災,拯救了橋上人們生命的“人助橋”。) ・清洲橋(以德國科隆的吊橋為原型。橋名的由來→(1) ・永代橋(為慶祝五代德川綱吉50歲而架橋。作為道路橋,是日本第一座鋼鐵桁架橋。 1904年鋪設路面電車。) ・中央大橋(新川-佃間)。有與巴黎塞納河的友好紀念“Messenger像”。) ・佃大橋(1964年,代替“佃之渡”架橋。隨著佃川填埋,撤去佃橋。) ・勝哄橋(完成時被稱為“東洋第一的可動橋”,1天跳5次。 1905年,開始為紀念日俄戰爭中的旅順陷落而舉行的勝哄之交。) ・築地大橋(環狀第2號線通過的新橋。)
■日本橋川 ・豐海橋(1698年架橋當時也被稱為乙女橋。設計是橫著梯子的。 周邊風景在北原白秋的《大川風景》、永井荷風的《斷腸亭日乘》中也有描寫。) ・湊橋(新川-箱崎間)。橋名的由來是江戶湊的出入口。) ・茅場橋(以前,南詰是茅場河岸(切茅草堆積的放置場),這就是橋名的由來。) ・鎧甲橋(大正-昭和時期市電行駛。“Maison鴻乃巢”“鎧甲的交付”要確認。) ・江戶橋(明歷大火後修建了江戶橋廣小路。江戶時代是小店聚集的盛宴。) ・日本橋(1603年架橋)。第二年,在五條街道的起點。4座橋頭廣場也要確認!) ・西河岸橋(泉鏡花名作《日本橋》的舞台。) ・一石橋(江戶時代初期作為木造橋架橋。橋名的由來也要檢查一下。) ・常盤橋 ・舊常磐橋(江戶時代通往江戶城正面大手門的“江戶五口”之一的常盤橋門。) ・新常盤橋
■龜島川 ・靈岸橋(茅場町-新川間)。江戶時代是蘆葦叢生的低溼地。) ・新龜島橋 ・龜島橋(八丁堀-新川間)。1699年架橋。現在的橋是2002年的。) ・高橋 ・南高橋(舊兩國橋的一部分再利用。作為東京都內現存的明治時期的鋼骨橋梁 僅次於舊彈正橋的古老。)
■朝潮運河 ・朝潮大橋、朝潮橋、晴月橋 ・特裡頓橋(帶屋頂的移動人行道!) ・黎明橋(晴海大道經過,與特裡頓橋並行。) ・黎明大橋(環狀第2號線通過的新橋。) ・朝潮小橋(2003年竣工的約113米的橋)。自行車和行人專用。)
■其他的橋 ・佃小橋(佃島完成時架橋)。在橋下,住吉神社的本祭中使用的大旗柱。 為了防止腐蝕,埋在河底。) ・柳橋(始於町年寄架設的木結構橋。以永代橋為原型。 永井荷風的《牡丹之客》、橫光利一的《徽章》中也有描寫。) ・海運橋(架設在楓川上)。東詰有江戶幕府御船手頭向井將監的宅邸, 也被稱為 “將監橋”“海賊橋”。)
雖然這次介紹的橋不是全部,但是各個橋都有很有趣的小故事。 逛街的時候,橋旁邊的指示牌也要查看 也包含了文本中沒有的詳細資訊,可以學到哦!
※本報導介紹了個人鑒定對策的一部分。 並不是只要記住這裡寫的內容就能合格。 請事先包括在內。
[Hanes]
2019年1月1日09:00
新年快樂 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大家年末吃過年蕎麥麵了嗎?然後,元旦去新年初次參拜了嗎? 這次一邊介紹與年末年初相關的江戶時代的傳統文化等,一邊進行 我想為大家呈現中央區正月特有的風景。
(左:銀座三越,右:銀座かい亭)
■江戶時代的蕎麥麵故事 現在已經作為過年的時候吃的東西固定下來了。 你知道蕎麥麵實際上是在江戶時代普及的嗎? 被稱為“夜鷹蕎麥麵”的夜間營業攤子興盛,據說全盛時期江戶市內有近4000家蕎麥麵店!
最初是蘸著蕎麥汁吃的,元祿年間(1688~1704)設計了澆汁的吃法 從這個時候開始,“澆汁”(澆上熱汁的東西)和“もり”(放在以前的湯裡的東西)就被區別開來了, 到了明治時期,“笸籮”(在“森林”上撒上海苔的東西)登場 幕府末期出現了“醜女蕎麥麵”(幾種食材像醜女面一樣擺在蕎麥麵上)。
在江戶市內排隊的各個蕎麥麵店都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很在意吧
■關於江戶時代的魚市場的故事 江戶時代的元旦,商店街和魚市場都很習慣休息。 據說魚市場的店員們在元旦慶祝肚臍,吃雜煮,睡著度過。 但是,年輕人中也有去惠方參拜(新年初次參拜的原型)和看戲的人。
晚上甚至有人說“把白天剝痣”,把燈籠吊起來很明亮, 在板船上擺放魚貝類,為2日0點開始的首次銷售做了準備。 第一次賣的話,擁擠得很難走路,但是也有一種被稱為“一文獅子”的獅子舞,讓人心情高漲。
只是聽了之後,不要按壓,不要推的氣氛好像浮在腦海裡。
■歌舞伎 歌舞伎座將於2日迎來第一天。
江戶歌舞伎的發祥地也在中央區內。 新年伊始接觸傳統藝能也不錯哦
■〈題外話〉2019年中央區建築物的故事 以奧運選手村(後來是HARUMI FLAG)和眾多飯店、公寓為首的建設熱潮的中央區。 訪日外國人等的接收環境很充實,預計居住者人數也會增加。 另一方面,對現有居住者感到高興的文化設施的準備和建設也在不斷進行中。
2019年7月,高層建築“博物館塔京橋(MUSEUM TOWER KYOBASHI)”將在舊普利司通總部大樓等舊址竣工。 之後普利司通美術館變更了館名,作為藝術家美術館(ARTIZON MUSEUM)進入低層。 這裡將成為新的文化藝術的據點,在地上部分整備的廣場“(暫稱)藝術廣場”將創造出熱鬧的景象
另外,在新富,圖書館等複合設施“(暫稱)書之森中”預計將於2019年7月開工(預計2022年開設)。 今年話題不斷,請一定要來每天都在發展的中央區玩哦 Chuo City will never cease to amaze us :)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