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秋季中央區歷史散步2014“漫步江戶初期的填埋地”~第1回京橋、八丁堀、新川篇~

[卷渕彰/寫樂] 2014年11月26日14:00

秋季中央區歷史散步2014《漫步江戶初期的填埋地》的前篇第一屆於11月22日(週六)舉行。這個歷史散步是探訪中央區的構成的系列,是繼春天的“走江戶前島”之後的第二彈。計畫一邊看古地圖一邊走明歷的大火(1657年)以前形成的江戶初期的填埋地。第一回是京橋、八丁堀、新川篇,第二回是11/30,大川端、中洲、浜町篇(申請截止)。實施是街道志願者導遊團體的中央區文化財產支援協會。詳細內容為《區的通知中央》11月1日號,裡>>

 

  0913_574_141122sinkawa02.jpg

 

第1回的這一天是平靜的小陽春天氣。從京橋的東京廣場花園前出發,經過江戶前島的京橋跡、三十間護城河跡,越過“三橋跡”,進入江戶初期填埋的地域。沿著堀割的“八丁堀(明治時期以後是櫻川)”築起了陸地。到與龜島川相接的地方是向江戶市內運送物資的八丁堀舟入。現在在稻荷橋遺址上留下了影子。

 

穿過南高橋的話就是新川。來到隅田川陽臺,有船手番所的附近是江戶湊的最先進的。明治時期在這裡量測水位,制定了標高的基準。中央大橋前的八重洲大道有越前護城河,也是松平越前守宅邸遺址。北側一帶是靈嚴寺創建的地方。明歷大火後新川被開鑿,酒批發店鱗次櫛比。經過新川大神宮(照片),穿過靈岸橋,在茅場町解散。@卷渕彰

 

 

 

◆由鄉土天文館支援者舉辦的第2屆面板展“岸田劉生與銀座~出生成長的銀座的回憶~”正在舉辦中!

[卷渕彰/寫樂] 2014年10月7日09:00

在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該館支援者企劃製作的第2屆面板展“岸田劉生與銀座~出生成長的銀座的回憶~”從10月4日開始了。畫家岸田劉生在《東京日新聞》上連載的明治時期開始的銀座回憶隨筆中,用附有自畫和參考照片的面板進行了介紹。會期到11月30日為止,週一休息,免費參觀。詳情請參閱《區的通知中央》(2014/10/1號)HP這裡>>

 

0913_573_141001kisidaryusei.jpg岸田劉生於1891年(1891年)出生於銀座。父親岸田吟香(1833-1905)作為記者擔任東京日新聞的主筆。1875年(1875)在銀座二丁目開設了藥鋪“樂善堂”,製造銷售了日本第一個液體眼藥水“精片水”。

 

劉生作為畫家以愛女為原型製作了《麗子像》等,追求獨創的繪畫表現。

 

從關東大地震(1923年(1923年)9月)的毀滅中站起來,以帝都復興為目標的時候,1927年(1927年)3月開始在《東京日新聞》(晚報)上連載《大東京繁昌記》。

 

劉生在本連載中以《新古細句銀座通》為題,於同年5月執筆。本次展覽在展板上介紹了第一屆。出生成長於銀座的劉生,用文章和插畫的敏銳感性描寫了震災前令人懷念的銀座情景。

 

展覽上展示了1902年(1902年)的銀座大街住宅地圖,可以和面板文進行對比,了解110年前的銀座和今天的街道變遷也很有趣。

 

劉生在寫作兩年後,1929年(1929年)以38歲的年輕高齡去世了。@卷渕彰

 

 

 

◆設置了“伊勢町堀(西堀留川)遺址”說明板

[卷渕彰/寫樂] 2014年9月4日14:00

最近,在小舟町紀念會館前的日本橋小舟町1號設置了“伊勢町堀(西堀留川)遺址”說明板(照片左)。設置場所代替此前設置在日本橋本町的“鹽河岸跡”說明板,轉移了,記載內容煥然一新,重建了。

 

 0913_572_140903isechobori.jpg

 

江戶初期開鑿的堀割,到明治中期為止被稱為伊勢町堀,之後被稱為西堀留川。從日本橋川進入西北的西岸有“米河岸”,東岸有“小舟河岸”,彎曲成鑰匙狀的北側有“鹽河岸”,從靠近江戶中心地日本橋的地方作為物流的一大據點而熱鬧非凡。《江戶名勝圖會》中描繪了江戶後期的樣子。

 

明治中期,北側深處的護城河被填埋,關東大地震後通往日本橋川的護城河也被填埋了。說明板的設置場所(照片右邊:江戶切繪圖的箭頭部)在荒布橋遺址附近,是安田銀行(之後從富士銀行到現在的瑞穗銀行)創業地附近。@卷渕彰

 

 

 

◆描繪時代的大轉換期~長谷川溪石畫《江戶東京實見畫錄》發行~

[卷渕彰/寫樂] 2014年8月13日09:00

出生於日本橋難波町(之後的浪花町)的江戶子,以描繪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的事件和風俗的畫、文為基礎,加上解說的書籍《江戶東京實見畫錄》從岩波文庫(青577-1)發行(照片)

 

0913_571_140808hasegawa.jpg描寫的是長谷川溪石,第一位女流歌舞伎編劇,是著有《舊聞日本橋》的長谷川時雨(1879-1941)的父親。

 

溪石是本名深造。據說出生於1842年(1842年),在進入千葉周作道場的同時,還向玄冶店的歌川國芳學習繪畫。1869年(1869年),進入刑部省後,成為代言人(之後的律師)。1918年(1918年)以77歲高齡去世。

 

本書上有52張圖。除了“至尊的御入城”、“西丸大前”等江戶城(宮城)關係之外,現在中央區周邊的畫題很多,引起了興趣。一方面描寫了《迷路的孩子》、《市內的讀賣》、《孩子遊戲》等平民生活中的一個場面,另一方面也有《舊幕府牢房全圖》(小傳馬町牢房)、《敲放》、《入墨手鍊》等與刑罰有關的圖。

 

溪石畫的是畫和見聞記,本書有專家的注解,可以理解時代背景等。從江戶到東京,在變化時代的中央區一帶的樣子浮出水面。@卷渕彰

 

 

 

◆由鄉土天文館支援者舉辦的首次展板“中央區的物品·動物供養碑展”中!

[卷渕彰/寫樂] 2014年8月3日17:00

在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該館支援者企劃製作的第一次展板“中央區的物品·動物供養碑巡禮展”從8月2日開始了。在面板上介紹了區內的“針冢”、“鰹魚冢”、“玉子冢”等命名為“冢”的供養碑的由來等。會期到9月28日為止,免費參觀。詳細內容是“區的通知中央”(8/1號)HP這裡>>

 

0913_571_140801tsuka11.jpg自古以來流傳著珍惜日常物品、感謝並供養的風俗。與物品和動物相關的供養碑,現在在區內的神社和寺院等地確認了12座“冢”。冢要傳達的是什麼?

 

鐵炮洲稻荷神社的“針冢”是感謝舊的縫紉針,祈願裁縫進步的“針供養碑”,由來於陰歷“事八日”,每年2月8日都會舉行供養祭(照片)

 

築地·波除稻荷神社有“玉子冢”、“海老冢”、“壽司冢”等與食物相關的供養碑。由於地點關係,海產品等業者團體建造的冢,被精心供養的是只有中央區才有的東西而備受矚目。

 

今後,該館支援者的展板將於第2屆“岸田劉生與銀座”10-11月、第3屆“區之分界線”12-1月、第4屆作為總集篇在2-3月舉行。@卷渕彰

 

 

 

◆中央區這裡有歷史(57)民間信仰的遺跡~無止境祈禱石~

[卷渕彰/寫樂] 2014年7月16日08:55

櫻川公園南側有一座小祠堂。在建有入一地藏菩薩旗幟的院內建立了“無須祈禱石”(照片)。這個地方是江戶初期開鑿的堀割的八丁堀(明治時期以後是櫻川)流向北側,是架著中橋的南詰東側,以前被稱為南八丁堀。“入一”是從入船町第一丁目命名的地藏菩薩。

 

0913_57_140712musibaisi.jpg

 

這個“蟲牙祈禱石”上還留有這樣的記錄。

 

“油石(牙痛)=京橋區南八丁堀二丁目的路旁,自古以來就有一塊被稱為週三尺多高二尺多油石的自然石,以前表面也很滑,幾年前又患上了火災(《東京朝日新聞》1907年(1907)12月15日)

 

雖然知道是迷信,但今天也不知不覺地想依靠的“許願”和“巫術”,在江戶時期作為民間信仰的行為被平民所接受。雖然在中央區內也有好幾個傳說,但是現在殘留在形狀上的祈禱石很少見,可以說是珍貴的民俗遺物。@卷渕彰

 

 

 
<<上一頁 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