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在中央區可以看到的江戶城的遺址

[小江戶板橋] 2011年2月28日09:00

江戶的象徵是什麼?

首先應該能列舉出“江戶城”、千代田的城堡吧。

 

在中央區也有能直接看到那廣闊的遺址的地方。

是架設在江戶城外護城河上的“常盤橋”。

現在,這個區域有“常盤橋”、“舊常磐橋”、“新常盤橋”三座橋。

正中間的汽車不能通行的橋是今天的目的“舊常磐橋”。

雖然名字有點麻煩,但首先從看實物開始吧。

 

從捷運半藏門線的三越前站的“B1”出入口到地上吧。

(另外,從銀座線的三越前站出發,從“A5”出入口到地上,一邊向右看三井住友銀行、日本銀行總店,一邊沿著江戶櫻大道直行。)

從那裡可以直接看到的就是“常盤橋”。

然後,沿著護城河向北走的話,“舊常磐橋”。

背著日本銀行總店,看橋的對面,可以看到外護城河上殘留的拱形門的痕跡。

 

兩翼用石牆緊緊地組合而成的“コ字形”的拱形。

在那個空間裡,建造了冠木門、渡口城樓等吧。

 

嗯,很深。 不是護城河,而是“朝向”。

 

這裡是繼架設在內堀上的江戶城大手門之後,外壕的手段。也就是正面玄關的位置吧。

連結江戶城內郭和町地的境之門。

而且,沿著現在的江戶大道,從淺草到千住宿、草加宿、越谷宿,也是日光街道、奧州路上的重要玄關。

 

橋的中間是中央區和千代田區的交界處嗎。

橋的對面,有千代田區教育委員會的“常磐橋”的指示牌。

 

據說“現在的石橋是使用拱形的石頭,1877年改架的東京都內首屈一指的珍貴西式石橋”。

橋上也使用石牆的石頭嗎?

踩踏的腳,總覺得很熱。

 

對於對城堡有著深厚感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一看的景點。

但是,對於在周圍禁止住宿和飲食的注意事項、成為愛煙者聚集的空間、在意外壕水的陰沉感的人來說,可能有點太深了。

 

說到深度,這個區域和日本橋川、外壕的曲線上,JR線的高架,以及首都高速公路的高架錯綜複雜,在“常盤橋”和“新常盤橋”之間周遊的話,一瞬間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關係了。

 

在中央區側(日本銀行總店側)的堀內,有“日本橋川常盤橋防災船著場”。

據說這個碼頭在大地震等災害時作為陸上交通的補充設施被利用。

圍繞著河川和護城河,船運發達的江戶的遺跡,為了在各種各樣的場合有效地發揮作用,在很難看到的地方,好好地被整備了。

 

 

 

東京馬拉松路線散步從銀座到月島文字祭

[銀造] 2011年2月26日08:30

 本周,從銀座4丁目開始在築地、明石町到佃、月島愉快地走著。

在拂曉公園,白梅有兩只暗綠綉眼鳥,盛開著花蜜。

在西博爾德的碑上,我學習了西博爾德先生的功罪。

CIMG7580.jpg

 經由佃的住吉神社、佃小橋,進入了月島。 午飯吃什麼呢?

大家都趕緊去了想要的東西店。 

某個團體在月島溫泉旁邊的西餐店“Piasola”前看菜單。

CIMG7576.jpg

 我拍攝了進入店內的團體的照片。時尚清秀的店內。

CIMG7581.jpg

 

 在西仲通商店街,發現了第一屆東京月島文字祭的海報。

CIMG7575.jpg

無論什麼時候來都很開心的happy01月島,下次去參加祭典吧!

 

 

夢幻啤酒~獨角仙啤酒~

[O傘] 2011年2月25日17:00

看到了一張照片。這是拍攝京橋附近的舊照片。

1919年(1919年)5月7日,為了慶祝作為東宮殿下(皇太子)的昭和天皇的成年儀式(注1),在京橋的橋墩上設置的2座“慶祝門”被拍得很高。

IMG_8350tcomp.JPG市電通過的京橋大道,以前也是人力車和貨車來往的熱鬧的街道。這4年後,關東大地震導致大樓和房屋倒塌。

那麼,請仔細看看照片。大樓上面掛著“蕪菁啤酒”的字樣牌

現在看不到蕪菁啤酒,但當時好像很有名。所以對蕪菁啤酒進行了一些調查,我來介紹一下。

蕪菁啤酒的發祥地
半田紅磚建築(舊蕪菁啤酒工廠).jpg“獨角仙啤酒”出生於愛知縣知多半島的半田市。

現在啤酒工廠的紅磚建築(注2)還剩下三分之二左右,是一個觀光景點。

從明治時代到太平洋戰爭末期,生產“獨角仙啤酒”,送到全國的工廠。

據說去年(2010年)9月,紅磚建築物的內部對外開放。

知多半島自古以來釀造產業就很繁盛,以醋的“Mitsukan”(總公司·愛知縣半田市)為首,孕育了酒、味增、積木等發酵酒和調味料。

半田蕪菁啤酒工廠t.jpg“獨角仙啤酒”於1899年(1899年)由丸三麥酒株式會社開始發售。

海報t.jpg面對面臨朝日(大阪)、札幌(札幌)、長頸鹿(橫濱)、惠比斯(東京)等大城市的4大製造商,半田這個地方城市果敢地挑戰了。

竟然在1900年(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獲得了金牌。


與大型製造商對抗的獨角仙啤酒展開了別出心裁的宣傳。據說20世紀初,占據了全國第5位的市場占有率。

此後,紅磚建築的啤酒製造於1943年(1943年)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用作中島飛機制造廠的服裝倉庫。然後到了戰爭結束後也沒有製造蕪菁啤酒。

蕪菁啤酒的復刻 

  IMG_8461tcomp.JPG知多半島半田的“紅磚俱樂部”推進了復刻計畫,明治大正時代的“獨角仙啤酒”在2003年(2005年)6月4日成功複製了3000瓶。


據說復刻蕪菁啤酒具有明治啤酒的特徵“紅褐色,味道濃,啤酒花很強,成熟3個月,酒精度增強”。據說瓶子也選擇了與當時相近的形狀。

在東京只有一家,可以喝復刻的蕪菁啤酒。

位於中央區新富町的店名“Hantoko”Cafe。店名“Hantoko”是從有啤酒工廠的愛知縣知多半島取的。
http://r.gnavi.co.jp/p606501/

http://blog.hantoco.jp/

請一定要品嘗一下夢幻般的啤酒!

另外,關於蕪菁啤酒的名稱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用喉嚨乾勁十足地喝啤酒的“蕪菁”,還有為了弘揚甲午戰爭後的戰意而采用了勇敢的“兜”商標等。

 (注1)成年儀式是為了讓達到某個年齡的人從孩子到獨當一面的人在社會上得到認可而舉行的各種儀式,一般從15歲到18歲之間舉行。
在貴族社會中被稱為加冠、元服等,士族社會中被稱為烏帽子著,農民之間男性慶祝更換,女性的話被稱為鐵漿付慶祝、幽默慶祝等。

(注2)紅磚啤酒工廠由設計日本橋的妻木賴黃設計。建築物於2004年(2004年)被登記在國家登記有形文化遺產。據說磚塊的數量僅次於東京站、北海道廳、橫濱紅磚倉庫,是日本第四位。另外,牆面的磚瓦上還殘留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P51的機槍掃射的痕跡。
 

 

 

復古的招牌建築

[みど] 2011年2月25日09:15

參與中央區觀光協會的“飯店kawaya”創立於1891年
在飯店行業中也是草統的存在。
在這家飯店內的餐廳“尼雷納”,是中央區的原創咖喱
可以吃到“江戶時令咖喱”。
 ▼關於“江戶時令咖喱”,請看這邊。
   http://www.chuo-kanko.or.jp/50th/opening/oedocurry.html

那麼,這次的情報並不是“飯店kawaya”,而是在旁邊無意中存在。
是復古的招牌建築。
為不知道“招牌建築”的人補充的話,主要在東京和關東周邊
這是在關東大地震後的昭和2、3年左右建造的,特別是在商店等地方使用的
指的是建築樣式。
具體來說,是木造的2層建築,有閣樓,店和住所是一起的
因為是合用店鋪,前面的牆面垂直上升,銅面和
灰漿,是鑲瓷磚的。建築物是面向街道的
因為很多,所以不會有屋檐出現在前面。這前面平坦的牆壁
試著自由的設計,所以取了招牌建築的名稱
是的。
你不覺得這是一種懷念,讓人感受到日本風情的建築樣式嗎。

s-01.jpg

 

 

◆中央區這裡有歷史<28>~八丁堀的3個神社~

[卷渕彰/寫樂] 2011年2月21日13:00

江戶時期的八丁堀一帶,是與力同心組宅邸所在的武家地(大繩拜領地)一起町人生活的町地。那裡存在著平民信仰的神社。現在有天祖神社、日比谷稻荷神社、今村幸稻荷神社三家神社。

 

0913_28_110220hacho_jinja.jpg首先“天祖神社”(八丁堀3-6-6,照片上)位於寶橋的東南部。江戶時期被稱為“伊雜大神宮”,是在《江戶名勝圖會》中也有描寫的有來歷的神社。現在只立著祠堂和由來碑,由町內會管理。

=相關報導刊登在2011/1/20的讀賣新聞都民版上

 

根據碑文的由來,“志摩國答志郡伊雜莊的伊勢皇大神宮(伊勢神宮內宮)別宮伊雜宮於1624年(1623年)5月上旬,東下到武藏國豐島郡江戶日本橋通三丁目,賜予了間口10間、縱深社12間的社地,建立了間口5間。之後,1633年(1633年)6月下旬,八丁堀松屋町(現在所在地附近)賜予了300坪,拆除了舊社重建”。

 

在《江戶名勝圖會》中有“這個地方被稱為磯邊橫町,土俗、磯邊太神宮”,將神社的正月風景作為插畫。元宮的伊雜宮是三重縣志摩郡磯因為坐在邊町,所以被稱為“大象”或“伊索貝”。在名勝圖會上用“伊雜”“磯邊”的標記,讀作“いそべ”。

 

接下來的“日比谷稻荷神社”(八丁堀3-28-15,照片中)是高橋的西北側,以前被稱為日比谷河岸,沿著龜島川。這裡也是有祠堂和由來記載的神社。

 

根據由來書記載,“1606年(1606年),為了江戶城日比谷御門建築,在八丁堀前的海灘上修建了神殿。因為作為新土地的地主神被祭祀,所以這個一角被稱為日比谷町。因為對旅人的守護靈驗很深,所以來江戶的很多人都住在本神社參拜,這也被稱為“旅泊稻荷”,被稱為“さばいり”。

 

第三個“今村幸稻荷神社”(八丁堀3-24-11,照片下)存在於“八丁堀站”東北側的建築物2樓。是祭祀了江戶初期拜領這個地方的今村家嗎? 因為沒有淵源寫,什麼也沒有登載,所以由來不詳。幕府末期的地圖上也沒有記載。被稱為“伊勢屋、稻荷......”,各地、各宅邸都供奉著稻荷社,難道是宅邸內的稻荷嗎。

 

《武州豐島郡江戶莊圖》(1632年(1632)?)這裡寫著“今村傳十郎”。在《御府內沿革圖書》的延寶年中(1673-1681)圖中,幸町和日比谷町合起來的地方寫著“今村彥兵衛”,元祿年中圖中,那裡是“幸町”“日比谷町”。原來是寺地的一帶有今村傳三郎的宅邸,1690年(1690)公收了這個宅邸地,翌年同4年,幸橋外的幸町(現在的港區新橋附近)遷移過來,被稱為幸町。

 

 

 

雪振的話,佃是古老的江戶之島

[坡上的貓] 2011年2月16日08:30

14日,不是白色聖誕節,而是白色情人節。

東京都內比較難積雪的中央區也淡薄地進行了銀裝素裹。

照片是從我家陽臺拍攝的佃公園的雪景

*我想應該有很多人都知道,照片上的江戶風設計的燈塔,其實是公共廁所。

P2140141.JPG  P2140146.JPG

 

 那麼,在這樣的雪之日想起來的是劇作家北條秀司先生的俳句,“下雪的話佃就很古老的江戶之島”。這首俳句的碑,從住吉神社向隅田川稍微走了一點,就建在了3家佃煮店聚集的一角。

P2150142.JPG  P2150143.JPG

下次下雪的話(當然不下雪也可以),請一定要來看看俳句碑哦。


 

說點題外話,流經紐約克曼哈頓島西側的哈德遜河冬天經常結冰(從北方流來流冰)。另一方面,東邊流經的東河不會凍住。理由是因為東河的水是鹽分多的海水。據說即使是在東海岸極寒的冬天,東河也不會結冰,可以進出船只,所以曼哈頓島從數百年前開始就因貿易而繁榮起來。隅田川河口附近的這一帶也是海水,所以不用擔心會結冰,作為江戶水上貿易和交通的樞紐而繁榮起來的理由也許在這裡也有。不過,雖說是推測比現在還要冷的江戶時代,但還是沒有河水結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