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什麼是冬至? 你吃什麼?

[銀造] 2018年12月20日18:00

  2018年冬至於12月22日。

冬至的時候,我泡了柚子湯,吃南瓜之類的,我小的時候,母親說“太陽很短,所以吃蕎麥麵哦”,讓我吃了什錦蕎麥麵。

順便問一下,你知道冬至是“半平”的日子嗎? 在東京都蒲車水產加工業協同組合的海報上有介紹。

1544867665632.jpg

 以神茂的鯊魚為原料製作的鋼筆很有名,但是在築地月島,味之濱藤的產品也很受歡迎。據說吃七個叫“〇〇ん”的食物比較好,但是我喜歡的其他“〇〇ん”的食物是餡包、寒天、金橘、金蜻蜓、蓮根(蓮藕的前景很好。) 等等。還有一個,就是“滿分”了。在食物店裡,“NINBEN”很有名。  去吃好吃的“探險”吧。

1544867713907.jpg

 對於冰冷的身體來說,熱火鍋和關東煮是最合適的。(另一種食物的名字記載在照片上)

神茂先生的主頁在這裡。

https://www.hanpen.co.jp/products/detail/1/

 

 

連結大手町和日本橋的“龍閒櫻橋”的美麗夜晚

[柴犬] 2018年12月20日14:00


今年春天,連結千代田區大手町和中央區日本橋的步行者專用的大橋被新架設了。其名為“龍閒櫻橋”。地點是新常盤橋和鐮倉橋之間,走到日銀本館就很快的地方。

如果有將大手町連結到日本橋的橋就好了...這是在這附近工作、生活的人們的共同想法,終於!花了兩年半的施工時間完成了。

江戶初期,這附近有為了防火對策而建造的龍閒川的挖割。龍閒川也有從日本橋川穿過浜町川・隅田川的旁路性框架,是水運不可或缺的存在。之後經過填埋和再挖割,戰後為了處理瓦礫被填埋,完全消失了。

現在也能看到龍閒川的痕跡。另外,還保留著被命名為龍閒的公園和場所。這次的“龍閒櫻橋”也是因為這樣的經過,通過公開招募決定了名稱。

JR的高架橋和首都高八重洲線重疊的這個地方工程非常困難,在動工的時候運用了很多最新技術。結果!!在首都高的出入口和高架橋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戰前的化妝磚瓦拱形龍閒河岸橋高架橋,當然下面是可以看到日本橋川這一新舊混雜的不可思議景象的奇蹟橋。

只有在夜晚,這種異世界感才會顯現出來。

4B76F299-15C4-4BD3-84D1-5817BEEAF19E.jpg

803CE2D3-9519-45F8-B6AF-534E61A27390.jpg

A65D118E-81B6-45A6-8E18-E2601CA8C8BC.jpg4BCD2B42-77FA-4D37-916E-E0583BC28119.jpg

5D4C60AD-EBF1-4001-BA07-90266D342833.jpg

990DAE8F-9809-45C0-844C-B400612B85AF.jpg


因為是商務街,所以到了晚上人也很稀疏,耳朵裡只聽到河流的聲音和電車的聲音,眼睛能感受到附近的日本橋和銀座的熱鬧,我覺得是一個能接觸到東京這個充滿活力的都市根基的地方。

順便說一下,龍閒櫻橋並沒有預定聖誕節和年末年初的特別燈光和活動。很遺憾!

就在附近的日本橋三越附近的燈光也不知為何變成了充滿魔都感的色彩

CA4709DD-E43C-416F-B18D-8A5EE074B03A.jpg


喜歡近未來的東京和令人奇怪的戰前東京混雜在一起的世界觀的人,一定要去冬天的“龍閒櫻橋~日本橋”區域散步。與美麗的銀座和華麗的夏天有著不同的深奧之處。


 

 

八丁堀的“日比谷”?

[yaz] 2018年12月17日18:00

“你在說什麼?”感覺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日比谷是有“日比谷公園”的日比谷吧。但是在八丁堀高橋旁邊,有日比谷神社·日比谷河岸。

 日比谷河岸地圖詳情.jpg

 

室町時代的1457年(1457年),太田道灌建造千代田城時,為了感謝天地的恩惠,在日比谷公園的土地上供奉是“日比谷稻荷神社”的起源。德川家康入府後,江戶城的大擴張工程開始,日比谷御門被建設,被趕出去了。作為替代地,遷移到了環狀2號線和第一京浜十字路口旁邊的現東新橋2-1。

日比谷神社(新橋).jpg

 

但是,稻荷的崇敬者如果不供奉在海岸的話會很困擾,於是就埋了八丁堀的泥灘,建造了神殿,遷移到了現在的地方。

日比谷是日比谷入江,豎起“裂縫”采紫菜。自古以來使用的海藻粗垂是以小樹枝多的“點心”、“奈良”等枝木和竹類為材料的海藻粗垂。在1710年代,為了積極地培育海藻,開始建造粗垂。安藤廣重的《名勝江戶百景》(1856~57)的一張《南品川鮫洲海岸》中描繪了美麗的海藻養殖場的風景。

hibi.jpg 南品川鮫洲海岸名勝江戶百景1856~57(小).jpg 

至此,“八丁堀的日比谷之謎”就解開了。

 

 

清洲橋正在施工中

[wienerhorn] 2018年12月17日14:00

清洲橋IMG_6917.jpg作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遺產的清洲橋是關東大地震後的震災復興橋梁之一,和永代橋一起作為架設在隅田川上的美麗橋之一而聞名。
以清洲橋為對象,到明年秋天為止進行了2種工程,橋被臨時的腳手架等覆蓋。
一個是對老化的“景觀照明”進行改造的工程。照明是LED燈。
另一個是為了防止因鐵部分塗膜劣化而生鏽而進行的塗漆工程。
美麗的清洲橋的樣子暫時保管著,不過,維護使其長久保存是很重要的。

 

 

櫻小橋朝潮運河的歷史

[銀造] 2018年12月16日18:00

 面向晴海島杜林廣場的運河叫做“朝潮運河”。

這條運河從下游開始有朝潮小橋、(有朝潮水門)、黎明大橋(環狀二號線)、黎明橋、三頓橋。 手頭的中央區觀光指南地圖上,依次記載了晴月橋、朝潮橋、朝潮大橋。這張地圖上在黎明橋和晴月橋之間描繪了兩條細線,這是朝潮運河專用橋,是1960年代初期架橋的,一般禁止入內。

DSCN2493.JPG

DSCN2490 (400x300) (2).jpg

 最近散步的時候知道了新的橋被架橋了。寫著櫻花小橋。在“特裡頓橋”和“朝潮運河專用橋”之間,於2017年10月1日架設。

DSCN2485 (400x300).jpg

“櫻小橋”是連結勝時二丁目和晴海第一丁目的步行者專用橋,據說是為了緩和早晚上下班高峰時行人的擁擠而架設的。

另外,在櫻小橋的旁邊,有記載朝潮運河歷史的說明板,請看。

DSCN2488.JPG

 

 

“咖啡大勝軒”(日本橋人形町)

[五月雨喬治] 2018年12月16日14:00

 順道去日本橋人形町的話,有一家咖啡店一定要去。那就是從日本甘酒橫丁到北側兩條街道的“咖啡大勝軒”。和咖啡店不相稱的店名。說起大勝軒,最近蘸面店很有名,但是在人形町是完全不同的系統,卻有比這個歷史更悠久的“中華料理大勝軒”的總本山。

k看板.jpg

 從以前開始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吃午飯後經常去的“咖啡大勝軒”先生。這次,我想再次詢問您的理由是,網路上充斥著不確定的資訊,店裡的老闆也很困惑。

 我們採訪了現在的店主渡邊佑太郎(大勝軒第5代)和他的母親千惠子(第4代)

店內右側的牆壁上掛著寫有“大勝軒”商號的書。竟然是日俄戰爭的英雄乃木大將(乃木希典)所寫的,真是讓人吃驚。書的左邊有表示是給第一代店主渡邊先生的禮物的“為渡邊先生御”,並且確實有乃木希典的簽名。“大勝軒”這個店名是為了紀念日俄戰爭中大勝而命名的吉利名字。原委似乎還不清楚,乃木大將好像經常來柳橋附近玩,那時不是因為什麼緣分認識的嗎......這樣的話。

t大勝軒屋號.jpg

▲商號(書:乃木希典)

  

原本“支那御料理大勝軒”是大勝軒的創始人渡邊半之助(竟然出生於1858年!)但是,從遇到在攤子上做生意的中國人林仁軒先生開始。林先生是1905年,20歲的時候從廣東省來日本的青年,據說在攤子上做生意。當時,經營油批發商的半之助可能是因為商人的直覺起作用了,所以決定僱傭林先生作為廚師長開支那料理店。然而,半之助在開業的志向中去世了。作為養子的松藏先生改名為第二代半之助,繼承了第一代的遺志,1913年(1913年),終於在浪花町(現在的人形町)開設了“支那御料理大勝軒”

IMG_2894.JPG

▲左:1986年總店,中:1933年4月淺草分店,右:1928年當時

 從大正到昭和,這一帶因寄席的末廣、明治座、舞廳、電影院、水天宮、日式酒家等熱鬧非凡,大勝軒也非常繁榮。據說1965年~50年代擴大到了3家分店17家分店。現在也有4家現役營業(日本橋本町店、日本橋橫山町店、淺草橋店、新川店)。

S50年代三越活動.jpg

▲昭和50年代三越舉行的活動的樣子。

據說料理的點菜是把人形町的店裡做的東西送到了三越。

為什麼現在總店的人形町店會改變營業狀況變成咖啡店呢。

 母親(渡邊千惠子)很快就去世了,30多歲就成了遺孤。我考慮在重建店鋪和住所的時候關閉店。建築需要1年半左右的時間......即使找到臨時店鋪也會在短時間內藉用......員工怎麼辦......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重疊在一起,和第5代的佑太郎先生商量後,決定乾脆要轉業。


 據說去世的丈夫和佑太郎都非常喜歡咖啡。母子兩人一起去咖啡教室學習,1988年,改名為咖啡店開張。店名是為了守護本店的歷代店主,並且,為了被允許分門別類,至今為止遵守傳統營業的各店,決定留下“大勝軒”的名字。媽媽說。“平成30年來,一直經營這家咖啡店,也多虧了代代繼承了‘大勝軒’的人們和前來拜訪的客人。”

c千惠子.jpg

▲媽媽(渡邊千惠子)

我一邊看珍貴的資料一邊聽您說話。

   

 那麼,現在的“咖啡大勝軒”。接待客人是年90歲的健康媽媽(千惠子)的負責人。他說:“在東京奧運會之前,我會努力的。”不,不,現在腰腿也很結實,牙齒都是自己的媽媽,所以不說奧運會,大阪世博會也是茶之子賽!

   

雖然只提到了中華料理店的歷史和店名,但實際上這家店有更多想告訴大家的事情。那就是咖啡很好吃。店主佑太郎接受訂單後會用心用紙漿滴水沏一杯咖啡。

 菜單上除了混合、美國以外,還有5種常規直咖啡(乞力馬扎羅、曼德林、瓜地馬拉、摩卡馬塔利、哥倫比亞),還有推薦的豆子(現在是衣索比亞)。其他還有牛奶、紅茶、可可、果汁等飲料。

咖啡.jpg 
 首先推薦400日圓的混合物。喝混合酒就能了解那家店的實力。咖啡杯的設計也很漂亮。

 
 據說開放的時候最先備齊的是藤椅子。也就是說從3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然後,配合著那個椅子把桌子等齊備了。

藤椅和彩色玻璃.jpg

▲從咖啡店開業的藤椅(左)和

從中華料理店時代開始就一直守護著店鋪的彩色玻璃

 大勝軒先生也可以買到“咖啡券”(11張裝4000日圓)。對於喜歡咖啡的我來說是非常划算的票,所以總是讓我使用。

c咖啡券.jpg▲划算的咖啡券

 
 來人形町的時候,請一定要去“咖啡大勝軒”看看。試著用一杯咖啡放松一下心吧。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許能聽到這附近的故事和大勝軒的歷史。 

  

這次不僅聽了兩位店裡的故事,還聽了中華料理店時代常客名人的故事、過去這一帶的故事等,對人形町的歷史越來越感興趣了。我更喜歡人形町了。

儘管如此,店內平靜的空氣和這種安寧感,是從哪裡產生的呢。恐怕不僅僅是人形町這個地方,而是背負著“大勝軒”這一中華料理名店歷史的渡邊母子的覺悟的生存方式吧。這次的採訪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

  

IMG_2960.JPG

咖啡大勝軒

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人形町2-22-4

TEL:03-3668-8600

營業時間:11:00~15:00

定休日土、日、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