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頁是被機器進行翻譯的。翻譯結果不可能100%正確。望您多理解而利用。

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銀座的耳環專賣店“mimiya”

[杏葉牡丹] 2012年9月4日17:00

前幾天介紹了“銀造”的銀座原創配飾店“A.C.T.Y.plains”

月、木、週日、節假日是固定休息日,使用其中的月、木,開設了耳環專賣店。
也就是說,現在流行的店的“市場占有率”吧。

ck1203_1209042.jpg 

製作的是A.C.T.Y,是工匠田村先生的合作夥伴原智江子先生。

智江子設計的,讓人覺得可愛的耳環備齊了,但是價格的人就在身邊,從數千日圓左右開始,特別限定品K18洋蔥耳環竟然是1000日圓!
這對於耳語初學者來說也是很開心的價格。

ck1203_1209044.jpg  ck1203_1209043.jpg


非常坦率的智江子,是這一帶偶像般的存在。
各種各樣的搭配、首飾的保養方法等,雖然會給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但是因為會對我說“請隨時輕鬆地靠近哦”,所以不知不覺就腳就轉向了。
就像以前的平民區一樣,是一家氛圍溫暖的店。

“mimiya”先生的時候,店裡的門也被解放了,很容易進去,請一定要去看看。


耳環專賣店mimiya
銀座3-13-18(大榮飯店旁邊的胡同)
03(3543)3362
營業日僅限週一、週四
11:30~19:00

※銀造先生的文章是《A.C.T.Y.平原斯銀座是一家小寶石店》


 

 

 

木挽堂書店

[杏葉牡丹] 2012年8月24日08:30

雖然從開店的時候開始就聽說過,但是害怕會陷入泥鰍,所以一直沒有去。
不過,但還是去了。

ck1203_1208231.jpg
那家店是歌舞伎、電影、戲劇專業的古書店“木挽堂書店”。

進入歌舞伎座和文明堂之間的道路,登上茜屋咖啡店門旁邊的樓梯,那裡是寶山!
對於喜歡歌舞伎、戲劇和以前的日本電影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無論呆幾個小時都不會厭倦的地方。


店主小林先生是來松屋後面的“奧村書店”的人。
從戰後銀座的夜店開始,以歌舞伎、古典藝術、戲劇相關的齊全而聞名的奧村書店,在名人的隨筆中也有登場,我想也有人是從歌舞伎座回來的時候順便去過的吧。

奧村書店以舊書為中心,這裡也有豐富的海報、傳單、布洛米德、色紙等。
找不到架子,從地板上找堆積如山的東西有點需要勇氣,但是光是看到表面就好了!有那樣的東西,有這樣的東西的話,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只是,因為古書獨特的紙的味道不太好,所以問了一下,店主小林先生如果獨立成為自己的自由的話,就想做兩件事,一個是點香,另一個是點音樂。
因此,香氣微微飄浮,播放的BGM是坂本龍一。

ck1203_1208232.jpg  ck1203_1208233.jpg  ck1203_1208234.jpg


店主小林先生說:“我知道這裡是開業的,但是去的話有很多想要的東西,是眼睛的毒,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沒來。”他說:“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但是,可以輕鬆地來我哦”,還和我交往了沒有其他愛的戲劇談話。
因為比較年輕,所以和以前的“沉默寡言、難以取代的舊書店店主”的印象有點不同,感覺很坦率。
詢問了固定休息日,他說:“歌舞伎公演的時候原則上是無休的。
所以猿之助先生的襲名的時候很辛苦(笑)”,詳細情況已經在主頁上公佈了,希望大家能看一下。


【木挽堂書店】
中央區銀座4-13-14
銀座五月花屋2樓
03(6426)1362

http://homepage3.nifty.com/kobikido_shoten/


 

 

 

築地周邊的《戰爭結束後》的照片

[杏葉牡丹] 2012年8月16日08:30

前幾天,有機會,讓戰前就住在築地的人看到了以前的照片。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戰爭結束後》從“海軍軍醫學校(現在的癌症中心)”的屋頂上拍攝的。
當時這個建築物被進駐軍接收,一般的日本人沒能進去,所以在這個角度的照片非常罕見,據說偶然認識的進駐軍士兵對我說:“拍了你家附近的哦。”。


camera 第一張是從屋頂到左側的銀座方向的照片。
左端的像是有棲川宮的銅像,好像相當大。
築地川還沒有被填埋,右下角有現在已經消失的“北門橋”,中間的橋是“采女橋”。
如果是現在的話,在那前面,以時事通訊社為首,有很多大樓,但是在這張照片上,幾乎沒有高的建築物,也有更地的地方,別說前面的昭和大道了,就連銀座4丁目十字路口的“和光的鐘樓”都可以看到!
與其說是因為空襲而燒毀,不如說是為了防止火勢蔓延,“強制疏散”,所以事前被拆除的建築物也有很多。

ck1203_1208151.jpg  ck1203_1208153.jpg  
左:戰爭結束後的采女橋到銀座方向右:從現在的采女橋到銀座方向



camera 第二張是從現在的“築地社會教育會館”的玄關附近,看晴海大道方向的角度,向左一直走就是銀座。
前面的河在那之後被填埋,在那個地方建了築地社會教育會館。

據說“築地有聖路加醫院,所以避免了空襲”,但是瞄準銀座方向的燃燒彈,瞄準了銀座方向的燃燒彈,被風沖走了,好像下降了很多,“我無法忘記在這條大街上,舒爾什爾和火在行駛”,給我看了照片有人說。

ck1203_1208152.jpg  ck1203_1208154.jpg
左:戰爭結束後的築地社會教育會館前右:現在的築地社會教育會館前


戰爭結束已經67年了。
能說這樣的話的人也上了年紀了,但是我覺得必須要好好地繼承自己居住的街道的歷史。

 

 

 

《築地紀文》現在正在改裝中

[杏葉牡丹] 2012年8月12日08:30

ck1203_12080131.jpg你知道關東煮的食材中不可缺少的、炸番薯等提煉產品,以及因各種食品而為人熟知的“紀文”,是築地的發祥地嗎?

現在場外市場的店,總是客人絡繹不絕,但是現在因為改裝工程而停業中。
到現在為止,雖然也賣剛做好的熱乎乎的炸番薯等,但是更新後,好像會進一步進化,現在開始非常期待!
9月19日(星期三)的更新開放的日子,絕對要去!!
 

 

築地場外市場“噗哧築地”開業

[杏葉牡丹] 2012年8月1日08:30

  ck1203_1208012.jpg
28日(週六),作為築地場外市場的綜合問訊處,“噗哧築地”開業了new


地點是從新大橋大道向波除神社右側排列著千社札的建築物中。


“我來了電視和雜誌上看到的築地市場,但是有很多店,不知道哪裡有什麼”、“築地的特產有什麼好呢?”雖然聽到過這樣的聲音,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名字中的“噗哧”包含了築地場外市場資訊發布的基礎(平台)和希望築地輕鬆愉快地來的兩個意思,據說是從很多應徵中選出的。

   ck1203_1208014.jpg 

進入裡面的話,牆面上貼著大地圖,旁邊的資訊台可以諮詢,拿到地圖,也有面向外國人的小冊子。
因為商品等也有賣,所以可以把這個作為特產吧good

ck1203_1208011.jpg

 

除此之外,廁所、休息處還有完全分煙的吸煙處(放鬆休息室),購物累了之後,可以慢慢休息。


順便說一下,“場內市場”原則上是週日節假日,每月週三是“休市日”,但是“場外市場”也有經常營業的店,所以這個“噗哧築地”平時也是8點到14點,休市日是10點到14點之間。(年末年初計畫休業)


ck1203_1208015.jpg

在盛大舉行的開幕儀式上,抽選500人贈送保冷用包作為禮物。

我也當選了,得到了。

相當大,今後去築地好像會越來越期待。


 

 

銀座老字號酒吧“TARU”於2013年2月28日關閉

[杏葉牡丹] 2012年7月27日13:30

ck1203_1207272.jpg
1953年創業,現在已成為銀座名勝之一。
酒吧“TARU”
昭和初期的建築物(電梯竟然是手動式!)像以前那樣的室內裝飾,可以說是昭和遺產,是一家有氛圍的店。

因為沒有充電、服務費,也有櫃檯座位,所以很多女性客人輕鬆愉快地享受酒,但是個人認為“TARU”是“讓憧憬的上司帶我去的店”。


但是,那樣的“TARU”,2013年2月28日就關門了!
真的很遺憾。

ck1203_1207271.jpg  ck1203_1207273.jpg
只是,離關門還有時間,所以我想邀請以前的同事們,久違地去看看。

ck1203_1207274.jpg


一次也沒來過的人,光是建築物和室內裝飾就有乍一看的價值,請一定要來看看。


最近不僅是晚上,到14點為止都是午飯,到16點30分為止是咖啡時間。



Bar「TARU」
銀座6-11-10(三原大道)


 

 

 
<<上一頁 3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