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隅田的煙花】
2019年1月31日12:00
今天去了銀座西克斯的屋頂。
走完銀座大街的人群後,來到這裡一看,心情稍微平靜了一點。在屋頂上悠閒地周遊,尋找東京塔和天空樹也不錯。但是還有其他想看的東西。那是銀座的街道。其中最好的應該是4丁目十字路口方向吧。
和光的鐘樓真是太好了。但是銀座的街道,給人的印象是比想象中還要笨蛋啊。
在銀座西克斯建造之前,這個地方的是松坂屋銀座店。從松坂屋來的戰前風景,是這樣的感覺(昭和8年(1933年)左右)。
與現在相比,這是關東大地震10年後的銀座。建在4丁目十字路口的和光當時被稱為服部鐘錶店。右邊的對面是銀座三越,服部鐘錶店對面看到的是教文館。
調查了歷史,這三個是在以下一年建造的。
昭和5年(1930年)・銀座三越
昭和7年(1932年)服部鐘錶店
昭和8年(1933年)・教文館
如果能一點一點地追溯到過去的話,建築物應該會按照新的順序消失。這次我想稍微改變一下主意,穿越到過去,帶您去銀座大街的時間旅行。
首先,稍微追溯一下,有一座丟失了的大樓。知道嗎?
正如歷史所示,教文館已經消失了。因為有服部鐘錶店,所以是教文館建前一年的昭和7(1932)年左右的風景。
教文館的設計者是安東尼·雷蒙德。在銀座的街道上,建了幾座他設計的建築物,據說現在的松坂屋也有他設計的時代。
另一方面,服部鐘錶店。這座鐘塔是第二代,第一代鐘塔是在明治27年(1894年)建造的。為了改建,第一代被拆除後遭遇了關東大地震,震災9年後,這第二代建成了。
再追溯一下。這是昭和4(1929)年左右的4丁目十字路口。
服部鐘錶店的建築不見了。因為對面立著起重機,所以三越正在建造中。對面是山口銀行,對面看到的大大樓是百貨店松屋銀座。我知道松屋當時已經營業了。
再往前走吧。
於是服部鐘錶店的地方出現了低層巴拉克風格的建築物。這是昭和初年的風景。據說這個低層建築是震災後建造的,三越入住後暫時營業。之後三越在對面的地方開始建設大樓,在昭和5年(1930)的帝都復興祭之後,作為大規模百貨店開始了現在的銀座三越。
進一步追溯,試著接近震災的一年。於是松屋的大樓就變成了鋼骨。
照片的最下面好像拍到了松坂屋大樓的鋼骨的影子,所以好像是松屋、松坂屋的大樓都是鋼骨的時代。從歷史上看,各自的開業都是
大正13年(1924年)12月1日・松坂屋
大正14年(1925年)5月1日・松屋
因此,就是1924年左右的風景。說起1924年,那就是關東大地震發生的第二年,在這個風景中也能隨處看到重建建築物的樣子。
正如您所看到的,現在的銀座西克斯的屋頂是關東大地震後一直眺望銀座街道復興的地方。
松坂屋是在銀座首次開業的大型百貨店。當時,銀座6丁目叫尾張町,建造大樓的是國光生命保險。在上層國光生命營業,下層有松坂屋開了一家店。
雖然現在無法相信,但是作為能夠全館雙腳入場的第一家百貨店,引起了話題。也有熱鬧的屋頂動物園,從附近的車站出來的黃色接送巴士,根據松坂屋的開業,銀座從高級志向的街道變成了普通大眾也能享受的街道。
另一方面,松屋銀座怎麼樣呢?因為看不太遠了,所以我去空中看看。
飄揚的旗幟是由鬆和鶴設計的松屋標誌,下面看到的是銀座大街。這裡是完成後的松屋屋頂。從銀座3丁目眺望1丁目的方向。
松屋的開業時間是松坂屋開業約半年後的大正14年(1925年)。松屋本身是明治2年(1869年)在橫濱作為鶴屋創業的,今年正值創業150周年。這座8層建築由人壽保險公司開始建設。但是中途松屋決定入住下層,由於設計變更,造成了很大的通風。即使在鋼骨的狀態下遭受地震的襲擊,20個月後也會開店。
特別是內部裝修非常豪華,吸引了來店的很多人,引起了話題。之後和松坂屋一起,成為牽引銀座復興的重要人物。
把目光轉向銀座大街的話,可以看到斜向方向的大樓。這是大正4年(1915年)作為5層建築竣工的大倉組本館。建造當時是東京最高層的大樓。
正如從建造的那一年就知道的那樣,這座大樓度過了關東大地震。說起大倉組本館,在點燃電弧燈的第一代建築的時候也很有名,這是40多年前的事了。照片是第二代建築,昭和初期的風景。現在有卡地亞的OkuraHouse是第四代。
讓人在意的是,銀座大街對面的“拐角處”的大廈群。總覺得讓人感受到大正浪漫,氛圍很好的街道在擴大。一定是一個很棒的城市。
在大倉組本館的屋頂上移動,稍微靠近一下吧。
左側的“咚喀裡屋頂”和右側的“圓形圓頂”高個子的大樓令人印象深刻。昭和初年。
試著在這個地方進入大正時代。這是大正14年(1925年)左右,拐角處前面的街道。
沒?有什麼變化了。
東加裡屋頂變成了圓形圓頂。大正時代好像不是咚嘎的屋頂。 這個拐角前面的街道是現在的京橋,當時是名為“南傳馬町”的町名。拐角處流淌著京橋川,上面應該架著“京橋”。在震災只過了幾年的這個時候,大型大樓林立的街道,取得了怎樣的發展呢。
這次就到此為止。銀座大街的穿越時空和空中散步。怎麼樣?從下一次開始,我想按時代順序介紹一下這個“拐角處”的街道。是《京橋物語》的序曲。
(參考文獻等將匯總在Epilog中進行記載)
[rosemary sea]
2019年1月30日18:00
採訪“禮物,然後自己也享受”,是rosmary sea。
文明堂日本橋總店先生,關於那個歷史,這次想談談。
下面為大家介紹“卡斯特拉和文明堂”和“文明堂歷史年表”兩部分構成。
這次也受到了株式會社文明堂東京日本橋總店星野總店的經理的照顧。
那麼......
(在西班牙駐日大使館,文明堂主人和弗朗西斯科卡斯特裡奧大使)
卡斯特拉和文明堂
卡斯提拉在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亞王國的點心”的接觸下,傳到了16世紀作為南蠻貿易港口而繁榮的長崎。
文明堂於1900年在九州長崎創立。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長崎作為我國閉關鎖國的江戶時代唯一與歐洲的貿易港口而繁榮。
文明堂將從西班牙葡萄牙傳來的在長崎長大的蛋糕作為日本的點心推廣開來。
用經過斟酌的材料和熟練工匠的技術製作點心。
文明堂先生為從那裡誕生的美味添上真心。
這是創業以來傳承下來的文明堂先生的想法,想為休息的一段時間增添色彩。
一切都是為了客人的笑容。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後都會一直......
(1951年左右的日本橋總店風景)
文明堂先生歷史年表
【天文年間】
從西班牙乘坐葡萄牙船,卡斯特拉傳入長崎。
【1900年(1900年)】
中川安五郎先生,在長崎丸山町創立文明堂。
【1914年(1914年)】
在東京召開的大正博覽會上,將進行卡斯提拉出差現場表演銷售。
【1922年(1922年)】
安五郎的親弟弟宮崎甚左衛門進軍東京。在上面的黑門町開設了東京1號店。這就是東京文明堂的創立。
【1923年(1923年)】
因關東大地震而燒毀店鋪。雖然暫時回長崎,但再次來到東京,在麻布衣櫥町開店。
同年,開發了代替炭燒釜、煤氣釜的電鍋。
【1924年(1924年)】
這是全國首次的蛋糕表演,同時增加了蛋糕的2成,也就是所謂的“媽媽”開始了。
【1925年(1925年)】
宮內省,承蒙現在宮內廳的御用們。
【1935年(1935年)】
在電話簿的封底全體上,大力宣傳“卡斯特拉第一,電話第二”。
【1941年(1941年)】
因物資不足而中止舉止。
【1945年(1945年)】
東京大空襲導致店鋪被燒毀。
【1950年(1950年)】
卡斯特拉的製造,三笠山的實際表演銷售重新開始。
【1957年(1957年)】
電視廣告開始了。
“♪蛋糕第一,電話第二,三點的點心是文明堂。卡斯特拉最好,電話是第二號,三點的點心是文明堂♪。”
【2000年(2000年)】
迎來文明堂創業100周年。
【2013年(2013年)】
文明堂日本橋總店重新開張。
到現在。
文明堂日本橋總店
日本橋室町1-13-7
03-3241-0002
無休
營業時間工作日9:30-19:00
週六、週日、節假日10:00-19:00
在日本橋三越先生有獅子像的拐角,COREDO室町1和COREDO室町3之間的江戶櫻大道的右側走,在COREDO室町2的建築物斷裂的地方的對面。
文明堂東京先生的主頁在這裡
⇒ http://www.bunmeido.co.jp
[喵我]
2019年1月29日09:00
“喂,說到江戶人,說的是什麼氣質 呢?”
“那個啊,那個啊,沒有隔夜的錢,純粹的江戶的拔蝦之類的吧?”
“對了,山東京傳先生還定義了其他的以きとはり為本領的幾個呢。還有,“在草坪上出生,在神田長大”之類的話也會說吧。
“啊,說吧。神田是象徵江戶的町人地,神田子像江戶人的代名詞一樣說吧。”
“那麼,說到江戶的中心,就可以舉出日本橋,為什麼神田會代表江戶呢 ?”
“誒......。嗯,江戶原本是隅田川等流入的“江之戶”中形成的湊,原本是指江戶橋和日本橋周邊的事情吧”
“啊,你很熟悉啊 。是的。在“江戶方位安見圖”上寫著“從這裡開始北是神田,南是江戶”,嚴格來說江戶和神田是分開的。那麼,為什麼神田子會成為江戶人的代名詞 呢?”
******
《......誒?》
“答案是‘沒有被僱傭’!!!"」
“誒???』
・・・你說高速公路毀壞了日本橋的景觀。
*********(我覺得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一個就是****************************************************。
日本橋位於江戶城正面的常盤橋門前,是以上方為首的全國物資聚集的地區。 另外,以金座為首,具備金融中心的功能,是像本町的名字一樣作為城下町的中心而建造的地區。
這裡有以伊勢、近江、京都等為總店的上方商人開設了大店。這個江戶分店,也就是江戶店是徹底賺錢的地方,店員是從上方的總店帶來的,所以在江戶沒有錄用當地。
“不用隔夜的錢”這樣的人沒有打招呼。他們為了得到工作,只能在離日本橋稍遠的神田做一年季奉公,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或商人。 (將此表現為“沒有被大店僱傭”)
神田橋門外的町人不得不在武士和大店的店員的包圍下,製作出能和他們共生的獨特風氣=神田子。
(參考文獻:東京人《從江戶延續至今的町人地》(2016年10月號)
**************************
(照片中,比起日本橋歌留多,更選擇與江戶人有關係的照片。)
(另外,新年熱鬧非凡的神田明神(因為江戶人是指出生於山王權現和神田明神氏子地區的人)
另外,CAM先生的《江戶子》也有詳細的記述。
/archive/2017/09/post-4591.html
[rosemary sea]
2019年1月28日12:00
是losmary sea。我第一次嘗試以不同的風格寫一篇文章,超越300篇文章。
新場橋......
昭和大道的東側,西北是日本橋2丁目,東南是連結日本橋兜町的阪本國小(現在正在改建中)的首都高速公路的橋。
那個首都高原本是一條叫做楓川的美麗河流。是被填埋的首都高。
新場橋是千代田橋和久安橋之間的橋。
不過,旁邊的千代田橋是首都高下的橋,新場橋是首都高潛入地上最後一座橋、地下的第一座橋,是這樣立場的橋。
現在這個新場橋一直禁止車輛通行。
去年夏天7月通過首都高的汽車,侵犯了高度限制的那輛車的一部分撞到了這座新場橋,損壞了橋墩。
從那以後禁止車輛通行。
※ 行人、自行車可以通過。
修復工程計畫完成了檢查、調查和新的設計,開始施工的時期。
好像要遲到了,差不多該顯示工期了。
這座橋離羅茲馬利工作場所很近,我很在意。
[Zymini☆板球]
2019年1月28日09:00
位於京橋3丁目的東京廣場花園的6樓,京橋環境站內的環境資訊中心展示空間,現在正在舉辦“生活中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展”
期間是從去年的12月19日(星期三)到1月30日(星期三)。
時間是9點到21點。
二十四節氣是指將一年根據太陽的運動分為24個心情的以前的分類,有“立春”、“驚蟄”、“秋分”、“冬至”等。
七十二候是指將二十四節氣再分成5天三個部分的期間,如果是“立春”的話,“初候”是“東風解凍”,“下次候”是“黃鶯”,“末候魚上冰的籠子”。各自的意思是“東風開始融化厚厚的冰”、“黃鶯在山村開始鳴叫”、“魚從破碎的冰之間飛出來”。
看了這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展”,我強烈感受到我們的祖先把季節的變化巧妙地融入了日常生活中。
用照片和插圖簡單易懂地介紹了日本人的智慧,在空間內展示了展板
展示中也有猜謎,是可以思考並享受的內容
另外,關於空間內的攝影,這次也得到了諒解
感謝您
環境資訊中心的主頁在這裡⇒
https://eic-chuo.jp/event/
[GPP]
2019年1月26日12:00
<家康,建造江戶>
2019年1月2日,NHK正月時代劇《家康,建造江戶(前篇:控制水)》播出。(原作者:門井慶喜)
https://www.nhk.or.jp/jidaigeki/ieyasu/index.html
這個時代劇的主人公是奉家康之命修建了上水的大久保藤五郎(演員:佐佐木藏之助)。
藤五郎在江戶擔任整修上水的任務,為了尋找神田明神附近的泉水,首先整備小石川上水。而且,隨著江戶人口的增加,從井之頭池到江戶的城鎮從事通過神田川上水的大工作。描繪了那一帶的辛苦和人類的模樣。
首都東京也在大約400年前,是一片被嚴酷自然覆蓋的荒野。
在中央區相關的地方,遊廓被命名為葦原等,那一帶好像是蘆葦繁茂的區域。
那麼,一望無際的蘆葦叢生的地方是怎樣的風景呢。
<這樣的印象> -放眼望去,蘆葦原-
蘆葦原是這樣的印象。在釧路濕原拍攝的。
第一張照片是蘆葦叢生的一角。自然導遊告訴了我這個地方。
第二張照片是拍攝腳下的照片。表示這一帶是溼地。
為了想象蘆葦繁茂時的江戶地區,這次把以前在釧路濕原拍攝的照片拿出來了。
<場景> -丈夫,這裡是江戶-
最後,在時代劇《家康,建造江戶》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我來介紹一下。※接下來是“段子芭蕾”。請注意。
(家康入府江戶的1590年。奉家康之命,大久保藤五郎擔任江戶上水工程的任務。為了尋找適合上水的泉水,藤五郎伴隨著安兵衛,從駿府前往江戶。對藤五郎來說是第一個江戶。在沒有道路的道路上,一邊扒開草一邊前進,但是一望無際的是蘆葦原。於是藤五郎問道。)
大久保藤五郎:“安兵衛,離江戶還有多遠?”
安兵衛:“你在說什麼?我丈夫。這裡是江戶。”
|
鏈接集
|